第六十三章 陛下的話,就是真理
去年一整年鹽鐵使司收到的鹽稅,還不不到一萬八千貫!
這一點,李建成當初太子監國時,就已經清楚的認識到這個問題。
所以從開國起,李建成一直在上奏無上皇,該如何把鹽池鹽井,從名門望族手中拿回來,由朝廷親自販賣,說白了就是將鹽池鹽井從私有變為國有。
但每次都被駁斥。
李建成知道,父皇不是不想收回鹽政之根本,而是無法收回。
太困難了!
遇到的阻力,無法形容的大!
當初開國之時,那些名門望族也是出力了,依附他們的朝廷官員不在少數,一旦要動名門望族手裡的鹽池鹽井,必然會遭到劇烈反抗。
就像是前隋的楊廣。
隋朝滅亡之根本,除了其他因素外,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動了名門望族的利。
即便是大唐開國以後,名門望族仍然對於皇權,擁有著很大的制約,皇權和門閥之間的鬥爭很早就有,有一大部分的官員是些門閥貴族子弟。
為了改變這樣的現象,前隋朝廷廢除九品制選拔官員的方式,果斷的使用了科舉制度。
雖然李建成知道這一制度的實行是非常非常正確的,讓許多的寒窗苦讀的學子都能透過科舉考試成為官員或者士子為國家效力,但是這也嚴重讓名門望族的利益受到損害。
所以前隋滅亡的根本原因,到頭來其實還是門閥和皇權的鬥爭!
而如今朝廷想要收回鹽池鹽井,也是一樣會讓名門望族的利益受損,遭遇他們的劇烈抵制,也是用腳趾頭就可以想到的問題。
但現在不一樣了!
李建成眼睛發亮看著旁邊吃核桃的九歲孩童!
李泰竟然能想到挖礦取鹽!
而且質量要遠遠高於海水、滷水製出的鹽。
鹽礦是什麼?
無用之物!
毒物!
名門望族唯恐避之不及!
有了能從岩鹽中提煉白鹽的本事,再加上沒有人會要而數目眾多的鹽礦,還何必再想著去把名門望族手中的鹽池鹽井收回來?
完全沒必要了啊!
李建成喜不自勝說道:“陛下,你這一招厲害!在下佩服!有了挖礦製鹽的能力,咱們不僅可以讓五姓七氏的一切算計落空,更能反將他們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