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時刻,就算是兩大神皇都不能袖手旁觀。
反過來,太古神庭遭劫之時,陳念之這一脈也必須要盡力幫助。
如今的陳念之這一脈,僅有一位亞聖罷了,跟太古神庭結締盟約,嚴格來說算是佔了大便宜。
兩大神皇能答應,主要是看在陳念之的潛力之上,其次也跟姜玲瓏也有很大關係。
不過道祖仙聖不問紅塵之事,陳念之已經是人族唯一亞聖,迴歸之後必會成為人族仙庭實際上的執掌者。
人神二族要聯手對抗妖族,這個盟約對人神二族雙方也有極大的好處。
要知道,此前太古神族和人族,簽訂的盟約可並非是亙古盟約,而是每隔一千個量劫都需要續約一次的太古盟約。
太古盟約對於雙方的支援力度,並未有明確的要求,故此陳念之當初遭劫之時,神族並未出全力。
否則當年一戰,兩族合力完全可以保住陳念之,就算是妖族三大天帝出手也不可能在兩族的保護之下,將陳念之逼入混沌荒海。
當然,神族願意結締盟約雖然意外,但還是可以預料的,畢竟姜玲瓏昔日也是神族準皇,陳念之的潛力也足以讓兩大神皇看中。
可浩然真君拜入浩虛道祖門下,實在是讓陳念之倍感意外。
不過細細想來,這仍然在預料之中,浩然真君攜帶先天問道書轉世,本身就是大帝乃至亞聖層次的跟腳。
其這些年遊走在蒼茫混沌海之中,對於道與法的領悟愈發深刻。
據說浩然真君當年行至浩然原始域,參悟了一番浩然之道,發現與此道極為契合,便兼修了儒道之法。
其一身浩然正氣,轉修儒道之後修為突飛猛進,更是融合儒道兩家之長,進一步完善了儒道修行之路,開創了儒道合一之法。
儒道合一,讓浩然真君根基和潛力再次蛻變,等到消化了數百個量劫的積累之後,他的修為便如同飛天一般突飛猛進。
短短一個量劫之內,浩然真君接連悟道九次,以此機緣連破九境,從混元帝君初期一躍踏入大帝之境。
浩虛道祖對此驚為天人,當即將其收為了關門弟子,認為其有儒道仙聖之姿。
「想不到浩然前輩,竟然有如此才情和造化。」
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陳念之都不由為之震驚,頗有幾分感慨之色。
這些年他提攜了多位強者,無一不是消耗了種種機緣,一步一個腳印才有瞭如今的修為。
可浩然真君獨自一人丈量天地,獨自感悟天地脈絡和自然運轉之理,一朝厚積薄發居然就能有如此修為,實在是讓人意外。
「先天問道書。」
「這便是一朝問道,舉霞飛昇的大道至理麼?」
陳念之心中低語,而後將念頭迅速收起,抬頭看向眼前的混沌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