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了許久,不由眸子微微一凝,忍不住認真的傾聽了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等到陳念之闡述完自己的理念,那子虛道人開口說道:“陳道友好高深的道行,我有幾點疑惑,還請道友解惑。”
“哦。”
陳念之眸子微微一動,明白這隻真正到了論道的環節。
之前的講道,其實終究只是在闡述自己的道而已,即使聽了能有多大收穫也得看自身的悟性。
然而真正的論道,反而類似於一場辯論,往往結束之後都能給雙方帶來很大的收穫。
這子虛道人要親自跟他論道,顯然對於他的認可度很高。
一念至此,陳念之點了點頭道:“可!”
“那便開始吧。”
眼看兩人要論道,其他人都露出喜色,連忙走上前開始靜等論道的開始。
子虛道人露出笑容,然後開始問道:“敢問道友,天晷何來慈武?”
“天晷,日,太陽也。”
“此乃純陽之源泉,亦是滋養一切生機的能量源泉。”
“在吾眼中,天晷,亦是天地萬火之源。”
“祂煌煌燁燁,神聖慈武,有煉化邪魔的至陽至武,亦能灑下滋養萬物之光。”
“這邊是天晷之慈武……”
陳念之娓娓道來,講述自己的對於太陽的理解。
這分理念,也是他創造太陽離火經的立意,亦或者是這門功法的‘根法’。
事實上他的五行根法之立意,本身已是來自他對於天地間五種力量的理解。
在他看來山川也好,河流也罷,乃至草木與日月,皆是五種力量在塵世間的表現。
只要能將其參悟透徹,自然就能明白其運作的原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