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後,軸重集團。
“這什麼人啊,怎麼這麼糊塗?”許朵氣咻咻的從會議室走出來,對一旁拿著煙不能抽,只能用鼻子聞了聞的老東說道。
“你這才談幾天啊,就生氣了?我可是陪著'這什麼人'談了一週多呢。”老東調侃道。
三天前,許朵查閱完了公司的現有資料,對汙水處理專案有了一定的瞭解。並且,再結合老東從軸重發回來的資料,許朵對這個專案有了一定的想法,就先期做了一個初步的方案,在透過公司評審會之後,準備跟軸重彙報一下。
可是沒成想,這一彙報就彙報了三天。
三天時間裡,許朵和軸重的負責人反覆交流,然而交流的問題並不是有關方案深化方面的,而是對方一直在質疑方案的可行性。
至於原因,自然是因為動力站改造的專案。
這次專案的軸重的負責人,跟於處長在同一個部門,也是軸重動力處的,是另一個負責工廠用水的徐處長。
在和許朵討論方案的時候,徐處長主要有兩方面的顧慮:一方面是擔心許朵他們的設計,會因為沒有考慮周全,再出現管道洩露這種類似的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初管道設計的時候,李碩做了一個增量,將管徑進行了適當的增大,這是徐處長質疑的另一個原因。
雖然,因為這個增量的設計,使得管道只是洩露而沒有爆炸。
但是,恰恰因為這個增量,讓他有些擔心設計院為了設計方案的穩妥、沒有隱患,且後期不用承擔責任,故意保守設計,增加設計餘量,導致投資增加。
因此,徐處長可以說是對許朵、對設計院,極不信任!
這三天裡,他和許朵討論最多的,也是這兩方面的問題,話裡話外就透漏出兩個意思:方案夠不夠靠譜,夠不夠省錢!
總之,就是怕許朵的方案有問題。
三天來,許朵費心費力、苦口婆心的,好不容易才讓徐處長對方案放心,結果剛開始深入討論,細化方案,雙方又在汙水處理裝置的數量上槓上了。
許朵主張採用三臺大功率的處理裝置,這樣處理效率高,處理量也大。
徐處長則主張用四臺小功率的處理裝置,雖然處理效率不高,但是已經能滿足工廠目前的需求,他認為沒必要用三臺更大處理量的裝置,這樣還能節約投資。
許朵設計的依據主要是考慮未來工廠的發展,畢竟,根據軸重這幾年的銷售額分析,未來的產能一定會增加,那麼需要處理的汙水自然會越來越多。
在許朵這種設計人員看來,現在所做的設計,不僅要立足當下,還要考慮未來發展,要給以後留出餘量。
而且,隨著現在的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汙水排放標準肯定會逐漸提高,那麼裝置的處理能力就需要相應的提高。
綜合下來,許朵選擇了三臺大功率的裝置。
但是,這個方案卻被徐處長以投資太高為由拒絕。另外,聽他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在指責設計院想透過擴大投資的方式,來提高設計費。
畢竟設計費是按照投資的比例算的。
所以,許朵才會說徐處長糊塗,光想著省錢,卻沒有考慮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