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他攤開念道:“太安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一,茲有黃遠清、餘承堯、趙友順等六十名學子,自太安二十五年二月經考試入理政學堂進學,至今已歷九月,經考較全部合格,允其結業!”
這些學子,在理政學堂學了九個月,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畢竟是第一批辦學,教學方法需要摸索,以適應當前末世的情況,下一批的教學時間肯定會縮短。
收起文書,劉青山接著說道:“遵照殿下之命,授予各結業學子結業錦冊!”
只見左右兩側,各走出一名端著托盤的吏員,托盤上整齊擺疊放著錦布為封皮的冊子。
所謂結業錦冊,說穿了就是畢業證書,趙延洵提出來加的這一條。
“授冊……”
當劉青山喊出這一句,兩名學堂教授走了出來,來到了臺階開始唱名。
被叫到名字的學子,立馬從班列之中走出來,被授予“畢業證書”。
最後幾名學子拿到證書返回隊伍後,只見眾人在禮官指示下大禮參拜。
“叩謝殿下!”
王座上,趙延洵淡定道:“免禮!”
待眾人起身後,劉長青和幾名教授退到了後方,只見左長史周承平走了出來。
一見他走出,學子們心情都緊張起來,他們知道接下來要宣佈的,是對他們的人事安排。
“遵殿下諭旨,所有結業學子,皆可授職,接下來……將由本官宣佈,對爾等職務安排!”
在周承平宣佈之前,這份人事安排只有三個人知道,除了他還有趙延洵和右長史成文光。
只見周承平攤開手中文書,目光掃過一眾年輕面龐後,遂朗聲念道:“大王詔……”
既然是授予職務,那便不再是以理政學堂的名義,而是由趙延洵親自授予,所以得用詔書的行事頒佈。
聽到周承平這三個字,所有學子紛紛下拜,包括那些新入學的學子。
“孤聞之,治民者必有德,施政者必有才,德才兼備之人……方可為官!”
“爾等皆為可造之材,孤王設理政學堂,授爾等先賢之德,教爾等治政之才……”
“數月以來,爾等進學專心致志,而今學業有成,可謂德才已聚,可授職矣……”
眼見著要說到正文,多數人人都緊張起來,這關係到他們日後命運。
“經各所及各府縣呈報職卻,由王府長史司擬定,並呈殿下批覆,授胡閔典儀所書吏……”
“授何陽仲麗鹽府衙書吏……”
“授田佳成南豐縣衙書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