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凍死十個百個老百姓,也比未來餓死成千上萬的好。
單從數學角度取捨,這個選擇很簡單,但這並不是冷冰冰的數字。
嘆息一聲後,趙延洵徐徐說道:“溝渠要挖土地要開墾,但木柴也必須要儲備,這事兒必須把握好度!”
這話說了跟沒說一樣,只聽他接著說道:“眼下離開春還早,但嚴冬即將來臨,讓各地多準備些木柴吧!”
有了這番話,人力資源的使用便將發生變動,周承平勝了一局。
目光掃向成文光,趙延洵面帶笑容道:“成卿,你對農耕水利如此重視,本王很是欣慰……將政務交給你,本王很放行!”
王府兩位長史,周承平主管禮儀監督,成文光則主管具體的政務。
被趙延洵鼓勵,成文光作揖行禮道:“殿下信重,臣感激涕零!”
微微點頭後,趙延洵坐正了身體,掃視下方大臣道:“還有件要緊事,本王一直沒想明白,你們都來說說意見!”
“請殿下訓示!”
理了理袖子繡滿華蟲的袖子,趙延洵說道:“如今隴右光復,但臨近北地、河西、廣陽等郡,依然處於怪物肆虐之中,百姓苦不堪言吶!”
百姓雖然苦不堪言,但始終有那麼些生命頑強的,能在絕境中找到了生路,等待著趙延洵救援。
事實上,當趙延洵說到這裡,在場大臣們就猜到了他的目的。
簡單來說,就是王府的大軍下一步,該往哪個方向去打去。
如今隴右光復,王府的精銳士兵們,一直在協助青壯們運送糧食,要麼就是在各府清剿喪屍,降低喪屍密度。
糧食終有運完的一天,而清剿喪屍只能殺掉多數,要想把隴右的喪屍殺光,一兩年的時間都不一定辦得到。
所以為了提高發展效率,對外擴張是必然的。
“卿等以為,王府該先往那邊用兵?以解百姓生死之急?”
今日站在殿內的官員,有長史司和樞密院的主官,以及下面各部門的官員。
這些人裡面多數都是從內地來的,自然心裡想著儘早返回,說不定還能見到自己家人。
所以當趙延洵問出這個問題,殿內多數人都得出了統一的答案。
眼見眾人不說話,趙延洵平靜道:“都說說吧……接下來該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