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平各城,此時都是人心惶惶,朱晉璋大敗之後,已經帶人龜縮到了府城。
按照吳平軒的建議,朱晉璋決定執行堅壁清野,斷尾求生的策略。
簡單來說,就是把一些糧食和物資運到遼平,在這裡做最後的抵抗。
遼平府城城牆高大,集中兵力防守,防守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轉移糧食和物資,卻不等於轉移所有人口,而人口在這個時候就是負擔。
所以在轉移糧食和物資時,務必要做到足夠保密,而且得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當幌子。
朱晉璋的理由很簡單,他要調集更多人力物力,去和殘暴的晉廷作戰。
在他一貫以來的宣傳中,雍王府是晉廷的爪牙,這些人要奪取遼平百姓的糧食,要對所有人趕盡殺絕。
在這樣的輿論認知中,朱晉璋調集人力物力,沒有人會去反對。
那些被調走的人,基本都是軍中士兵家屬,因為這些人才算朱晉璋真正自己人。
也只有把這些人一塊兒帶走,軍心才會足夠穩定,士兵們才會死心塌地跟著朱晉璋幹。
可老百姓也不是傻子,看著一車又一車糧食往外運,他們心裡也泛起了嘀咕。
前方作戰,真的要這麼多糧食?
雖然覺得不對勁,但老百姓也沒想太多,因為他們還有自己的生產任務。
可潛伏在城裡的雍軍探子,卻在細心觀察之中發現了真相。
留安城南一處偏僻小院內,四個人圍這一張桌子,正在相互交換情報。
“我仔細看了,城內的幾處糧倉,處處都在往外運糧,他們已經退守遼平,那用得著這麼多糧食!”
“還有,那些跟著糧隊一起離開的人,全都都是軍士親屬!”
“你怎知是軍士親屬?”
“這些人全是婦孺,而且在出城之後,聊的都是家中男人軍中之事!”
“你們說,逆賊朱晉璋,這是要幹什麼?”
“他把軍士和家屬帶走了,糧食也帶走,莫非他不要留安城了?”
“管他是何打算,咱們先攪他個天翻地覆!”
“如何攪和?”有人問道。
“這還不簡單?咱們就出去傳,就說朱晉璋前線大敗,留安城守不住了,所以要把糧食搬走!”
“糧食不夠吃,朱晉璋是想把老百姓餓死,讓老百姓都鬧起來!”
“還可以說,再編幾個故事,比如那些人得知內情被被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