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身殿偏廳內,趙延洵站在一處沙盤前。
陳安明和另外兩名官員,正在沙盤上標記各種東西,讓元陽周邊的更加清晰。
而此刻偏廳內,還有王府的兩位長史,以及綜合負責城內事務的成文光。
“殿下,元陽西南土地開闊,一直延伸到元縣去,耕種土地足足有數萬畝!”
趙延洵平靜看著,數萬畝地聽起來雖多,但能夠利用起來的卻不太多。
透過這幾天的反饋來看,往南的方向喪屍密度明顯更大,以至於出現了好幾撥反彈。
“按現在的實控範圍,元陽以南連五千畝都沒有,連郡治範圍都沒出,元縣的就不要去想了!”趙延洵沉聲道。
他說的是事實,所以陳安明也無法反駁,於是他只能繼續往下講。
“元陽東南方,因為山脈阻擋,再有灞河隔絕,郡治之內僅有兩千畝地,也到了該收成的時候!”
這次陳安明學乖了,乾脆不提其他縣的情況,而是隻說郡治之內。
見趙延洵不說話,陳安明才接著說道:“而在元陽以北,怪物即便已被掃平,實控土地約有三千餘畝!”
至於元陽以西,因為有灞河隔絕,所以土地不是特別多,也就沒有講述的必要。
“城內這麼多人要活下去,要想糧食供應不斷,就必須要把外面地裡的糧食弄進來!”
說完這話,趙延洵退到了椅子上,然後問道:“關於此事,你認為時機是否到了?”
包括陳安明在內的三名官員,都是原隴右都司的人,出城清理喪屍的情況都由他們匯總。
所以趙延洵才會聽取陳安明的看法,讓他評估如今城外的安全程度,因為城外喪屍的情況他們很清楚。
事實上,經過最近一段時間出城作戰,趙延洵已經迫切想建立專門官署機構,來管理軍情和軍中相應事務。
官署的名字他都已經想好了,就叫樞密院。
聽到趙延洵問話,陳安明緩緩道:“殿下,按統一匯總的情況來看,現在已經可以著手秋收,城外的怪物是啥不光的,只能多加巡查清理!”
“但臣以為……在推行秋收同時,還得從砍伐樹木和竹子,製作一應軍械!”
陳安明知道,關於秋收的一應事務,肯定是由王府長史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