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五行註定罪過一場> 第十八章 對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八章 對子

當你開始期待一件事的時候,心情總會怊悵若失。史論一面思考著吳老先生留給他的上聯,一面期待吳老先生快點回來。這兩天史論卯著勁想要把下聯對出來,可是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進士盡是近視’同音卻精巧地表達了一種哲學。史論的文學修養並不好,連故事書都沒有讀過幾本,所以對史論而言這是一次超綱考試。史論唯一能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翻看自己買的新華字典,晝夜抱著虛心翻了幾頁,不過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

眼看過了午飯時間,吳老先生還沒有回來,史論又回到房間翻看從老先生那裡借來的《三字經》。吳老先生說人世間很多道理都可以《三字經》裡面學習和領悟到,多讀多看,最好能背下來。史論並不喜歡背誦,但沒想到的是自己居然在半個月裡,把這個三字經給背了個七七八八。史論並沒有因此愛上背誦,可讓史論有了新的認識:原來只要事情做了,就算不是喜歡或擅長的事情,依然可以獲得滿意的結果。開啟方式準不準確,不在於姿勢,而在於態度。

史論從書包拿出紙和筆,打算把《三字經》裡面比較有哲學意味的地方記錄下來,希望給自己一點想法。心裡苦惱,看來今天也寫不出下聯給吳老先生了。但寫出刺激自己思考的組詞和句子,至少也是一個交代。

大概下午三到四點左右,外面太陽的威力明顯已經減輕。翠花吩咐史論出去放牛,雖然牛是爺爺家的,但是由於每年都需要用牛來耕田,所以媽媽和爺爺還有三叔家史銀每月交替放牛。每次輪到自己家的時候,翠花偶爾會要求史論在週六日幫忙放牛。

史論心裡是不願意的,小時候有一次去外婆家的途中被一頭水牛從山頭頂到山坡下,這個陰影並沒有被後來的歲月代謝掉。雖然後來看電視才知道是因為自己那天穿了大紅色的衣服才刺激到了牛。牛很可怕,但是媽媽的刀子嘴更可怕,史論只好如法炮製以前的方式,把牛帶到長著茂盛青草的地方,再把繩子系在樹上就遠遠地走開,找一塊石頭坐下來監視牛有沒有掙脫韁繩跑到別人的菜地。

放牛並不累,但是無聊的很。史論就地取材用土捏了好幾個小人。也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史論竟然開始背起《三字經》來,因為總也有幾句記不起來。史論大罵自己‘蠢,怎麼不把書帶來打發時間。’

尷尬的是,一位不知道在哪幹農活的大叔突然走過來,驚訝的看著他,說:“你是誰家的崽,怎麼自己和自己說話,怕不是被什麼髒東西上身了吧?”

史論既哭笑不得又尷尬,忙說:“不是,我剛剛在唱歌,覺得我自己唱的太難聽了,所以才生氣吼了幾聲。”

這位大叔的臉居然做恍然大悟般,說道:“哦!你是在唱歌呀!唱不好聽有什麼關係,年輕人,心要放開點。”

史論故作真誠應著,目送大叔走後,便是一頓前俯後仰的笑。

莫約一小時,史論覺得大概牛已經吃飽就直接趕牛回欄。怕牛晚上餓,還特意扯幾把稻草放在牛欄。史論看天色已不早,心中計劃,如果吳老先生還沒回來的話,就先回去看電視,近期的動畫片《藍貓淘氣三千問》真的很好看,裡面的小知識簡直太棒了。

太陽已經完全西斜,正是放動畫片的好時候。史論這個忠實的小粉絲坐在電視機前全神貫注地盯著螢幕,目不轉睛地觀賞動畫中藍貓、淘氣、菲菲、咖哩組成調查小組戰鬥的精彩畫面。弘語和芷晴不知何時加入看電視的陣營,只是他們不似史論看得那般安靜,一會兒拍手,一會兒喊,一會兒哈哈大笑,頓時顯得房間裡好不熱鬧。可惜動畫片每集只有10分鐘,粉絲們意猶未盡但也只好關了電視。

史論盼了一天,等到吳老先生真的回來卻不好意思去找他了。一想到自己的對子對不出來,連一個都沒有寫出來,讓史論心中刻著羞愧,自慚形穢,於是就變成想見而不敢見。一對淘氣鬼走後,房間馬上安靜下來,史論抱著再次臨陣磨槍的態度,又接著翻看新華字典,他希望這次能看出點有用的資訊來。

屋裡比之前又暗了幾分,史論開啟電燈。估摸著時間媽媽就要回來。史論已經養成習慣,在媽媽回來前把晚飯準備好。然而,史論羞於找吳老先生,卻不想吳老先生先找了自己。

“史論,走,去我家吃飯,今天我從家裡帶來驢肉,一起吃點。”吳老先生和藹地說。

“吳爺爺,可是我媽媽回來沒飯吃,我要給我媽媽做飯。”史論有點遺憾,心理上還是很想去吃。一則是從來沒吃過驢肉,另則是覺得肯定很好吃。又慶幸吳爺爺並沒有問起對子事情。

“沒事,你媽媽的飯也夠的,等下你吃完飯再盛點飯菜回來溫著就行了。”吳爺爺長相和氣,連說話總是也透出一股溫和,像是永遠都不會發脾氣似的。

史論嘴饞,本來也想去,所以並沒有推辭就直接去了。有經驗的長輩總會發現,一堆孩子吃飯,飯菜會格外香甜。吳老先生把所有的飯從高壓鍋裡盛出來,又煮上了一杯米以防不夠大家吃,並把菜先分一份給史論帶回去給翠花。

這是第一次來到吳老先生家裡吃飯,史論沒有想到吳爺爺的廚藝原來也這麼好,小炒驢肉和一大碗水煮雞還有一碗紅燒茄子。這些菜真的香韌可口,口味濃郁,吃起來嘴角留香,讓人格外滿足。史論覺得這比自己家過年時候的菜還要好吃。史論不好意思夾菜,吳老先生一勺接一勺的往史論碗裡添菜。弘語和芷晴應該是長期搶菜大王,2雙筷子在幾個菜碗裡快速地穿梭著。

飯後,史論乖巧的幫著吳爺爺洗碗,看著和善的吳爺爺,史論覺得沒對出下聯,吳爺爺應該不會責怪自己。沒有了心裡壓力,史論便直抒胸臆,說:“吳爺爺,那個對子好難,我對不出來。”

吳老先生拍了拍史論的肩膀,安慰說:“哈!沒事,當初我第一次拿到這個上聯也是一頭霧水,後來也是在生活上有了很多自己的認識才對出來的。你現在就好好學習,等你有了足夠的積累,下聯對出來是水到渠成的事。”

又把史論叫到寫字檯前,說“史論,來,我先給你講講關於上下聯的基本知識,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常見的對子有很多,例如我們每年貼的對聯,它就是典型。對子一般需要對偶,並且要詞性相同。做到這幾點就沒大毛病了。”

“吳爺爺你可以舉幾個關於詞性相同的例子嗎?”史論問。

“我們先說一個簡單的,例如‘大紅燈籠高高掛’,大紅是什麼詞?”吳老先生耐心地說著。

“是形容詞”史論答道。

“燈籠,高高掛,它們同樣都有詞性。所以我們在對下聯的時候,首先著眼整句的判斷,然後分析裡面的精彩,最後再謀下聯。例如我們剛剛這個例子,‘大紅燈籠高高掛’首先我們判斷,一般是指佳節時期,為了好的祝願而掛燈籠。然後分析‘大紅’是形容詞,‘燈籠’是名詞,‘高高掛’是動詞;那我們下聯也同樣需如此形容詞+名詞+動詞這樣的組合。”

“吳爺爺,我好像有點靈感了。你看這樣可以嗎?‘明豔對聯漆門貼’”史論看著吳爺爺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臉上笑容更甚了。

兩人又聊了一會,翠花便過來叫人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