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署又開始運用了,除了地點換成了原來的榮國府,其餘還是那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
榮喜堂內,李修和陸鳴牢牢把控著節奏,不允許有一點拖泥帶水,大刀闊斧的對京城所轄一百三十三個縣,進行土地改革。
李修為此專門讓大理寺出面,辦了個新政學習班,把一百三十三個縣的縣令都調進京城,邊學習邊自查。
趁此時間,戶部聯合刑部和都察院派出人手下到村,一個村一個村的過篩子、點人頭、清畝數。
陸鳴拍著桌子大吼:“再有敢虛報瞞報充人頭的,刑部直接抓。人手不夠的,九門提督府的兵分下去給你們用。”
李修則笑呵呵的鼓勵大家:“戶部還在核算京城的物價,這趟差按著新的俸祿比例,論天計算補助。有本事你們就別回來,把戶部補空了。”
官員們大笑起來,紛紛打探俸祿標準。
陸鳴一臉不滿的說道:“仿西域例,不在發放祿米和布匹,全都核算為銀兩,按著物價水準來制定俸祿。不用擔心,祿米算作各衙門的福利,由各衙門自行發放,不會短了你們的口中糧。虧得只是國庫罷了!”
李修給解釋了一下原因:“西域新的土地政策實施後,實收的米糧是原先的三到五倍,所以糧價維持在一個低位穩定執行著。京師能不能如此,就看各位下鄉的官員們,能不能查清每一分土地。掙多掙少,全在你們自己。”
這下全明白了,要漲的俸祿就在鄉紳手裡,你要還是不要?
暗罵李修是李不修,這麼陰損的招都能想的出來,以後誰當官還敢不納稅,就是和全體官僚系統過不去。還能做個人娃子嗎。
李修把這個稱作試點,只要京城能搞得好,天下的州府就不可能搞不好。
還有個大出入,皇莊怎麼辦?
這問題和內宮嬪妃們是同一個問題,你留著吧,明顯和新政有分歧;不留,就要解決那些優容慣了的人吃飯穿衣問題。
剛議到這個話題,有信使就來報,有幾個州府反了。
場面安靜了一下,都好奇是誰。
禮部侍郎不驚反笑:“先不管是誰,本官倒是覺得如今的場面和漢三國有的一比。”
“比從何來?”
“李傕郭汜之亂,一個搶了獻帝,一個劫持百官,還沒一個出來說要做皇帝的。江流啊,要想天下安定。你要立一個國號出來,我們這些被你劫持的百官,才好有所依附啊。”
李修笑著唸了一遍“歸正朔”的人給大家聽:“那就先看看他們誰能做曹操吧。金陵甄應嘉,認祖歸宗改名穆泓,國號是同治?他怎麼想出來的?跟誰同治?江南一十八州響應過半。咦?揚州和寧國府沒反?誰在寧國任府臺?”
此寧國府非彼寧國府矣,乃是宣州、寧安兩府合一,下轄宣城、寧國、涇縣、南陵等地。
吏部侍郎略一思索說出了名姓:“後晉的吳貴妃之父吳天佑。”
大傢伙不由得哈哈笑起來,原來是女兒還在京城呢,不敢反。
李修又唸了一個人:“樂善郡王穆流和永昌駙馬要清君側,為大行皇帝報仇,在蜀中反了。這兩人又是誰?”
莫說這兩位,算上前面的吳貴妃之父吳天佑,人家三個人才是紅樓土著,可不是外來的客。
宗正寺卿給了答案:“樂善郡王是遠親,老義忠親王那一支的一個侄兒,怎麼輪,也輪不到他,所以他只喊著清君側,沒敢稱皇。永昌公主,還真是太上的女兒,只不過其母位次低一些。故此朝中不顯。食地就在隴西永昌,跟著反了倒是沒想到。”
李修恍然大悟:“我知道了,隴西土改早就開始了。看來,她是沒了食地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