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啊,好裝殮你啊。”林黛玉說完這句話,人已經飄到外屋門外,薛寶釵追了幾步扶著門框氣喘吁吁,她餓得身上沒勁。
“林黛玉!你給我等著!”
只有一串的笑聲傳了進來。
......
薛府門外,柳湘蓮帶著一隊精銳,與金陵軍對峙著,史鼐揹著個手和他閒聊:“我怎麼把國子監給忘了,這麼多人來保著林娘子,是個人都不敢動手。”
柳湘蓮嘿嘿就笑:“信不過您去。一會兒還有人來送兩位娘子出城呢。”
“哦?又是哪的人?”
“您一看便知。我們接了人就走,不會停留惹事,您也別想著扣人。扣不下不說,再把您搭進去。”
史鼐心裡不是個滋味,甄應嘉用薛寶釵和李修做了筆交易,寶釵出城,甄家保族。他想殺甄應嘉都動不了手。只能眼看著林黛玉帶著嬪妃們高挑著大行皇帝的喪儀進城。
薛寶釵他敢抓,林黛玉他實在不敢抓。
沒看國子監的監生們已經圍住了薛府嗎,這都是要護送林黛玉出城的。
正感慨間,一頂頂的花車排成了一條長龍,擠進了人群,漸次停在了薛府門口。
香車門簾一挑,下來為首的幾個姑娘,一個個略施粉黛青衣長裙,在門口排成一排齊聲嬌呼:“金陵樂坊恭送林娘子、薛娘子出城。”
監生們喝彩聲四起,史鼐是哭笑不得,秦淮風月也來湊熱鬧送人,這還能怎麼辦?揮揮手讓兵卒退開,眼睜睜看著林黛玉拉著薛寶釵出了大門上車,不多時,他也分不清哪輛車裡面載著二女。
皇城內,甄應嘉下了龍椅說退朝:“朕自問沒有辜負太上的重託,為何愛卿們要苦苦相逼我們父子!寶玉還小,怎麼能擔起這千鈞重擔!不可不可,朕去見見李修,當年與他還是有些香火情的。他也不會同意你們將朕換下來的!”
百官詭異的沒有勸阻,任由他帶著護衛而去。看得出來甄應嘉是慌了手腳,竟然要去問敵方首領自己的去留,放進正史裡都會沒人相信。
李壬申與史鼎交換了一下眼神,咳嗽一聲說道:“諸位大人,本官有幾句話要說。”
眾人眼神都看了過來,李壬申侃侃而言:“昔日****有遺詔,立孫不立子。就是想要保住穆家最後的香火。北朝的陸鳴院首給我來了封信,一為勸降,不要多做殺戮之舉;二來也承諾了我等,仿秦漢故事,留穆家香火在金陵皇城,以示華夏新朝的寬容。
我欲答應了華夏新朝,也尊太上遺詔,換位年齡小點皇上,守著穆家香火。諸位意下如何?”
金陵吏部尚書問道:“若是不降,他們又待如何?天下就真沒有勤王的義兵了嗎?”
李壬申掏出一份文書,緩緩開啟:“時至今日,我也不想隱瞞。天下兩京十三省,被他們重新釐定為四十九省,比盛唐時還多了五個。
由北及南,分別是北海省,省府是海參崴;渤海省,省府會寧;安東省,省府樂浪;遼東省,省府瀋州;北元省,省府庫倫;南元省,省府雲中;朔方省,省府九原;幷州省,省府晉陽;直隸省,省府津門。以上是他們的北九省...”
“夠了!”金陵吏部尚書一聲怒喝,打斷了李壬申:“不就是多收了些地回來嗎?那又如何?國之大,好戰必亡!”
李壬申把文書重新揣回了袖子裡,對滿朝的文武拱拱手:“老夫念這些,是想告訴諸位,大勢已去,連偏安一隅都做不到了。老夫已經同意了率龜山人出降,李督帥免了我等的死罪,將我等分別派往南洋和安南都護府。那裡需要漢家的文明。諸位,告辭了。”
“什麼?!”
“汝等安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