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沒送進後宅來,交到了前院管家處。這是個什麼道理?”
王孺人看了看原來是幾本書,點頭讚許:“咱們多學著點吧!人家是光明正大的請老爺辦事,正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沒什麼是比送這些書最合適的了。真正的禮物呀,我想著該是鋪子吧。得了,我也別費心選什麼東西了,我恍惚記著林小姐還守著孝呢吧?去聖恩寺請一回經來,用老爺的名帖,讓他們直接去林府誦讀。”
這就是人情往來,王孺人用一縣之令的牌子驅使和尚去誦經,正是黛玉和李修不能為的事。怎麼說呢,他們請還得要花銀子,備不住還等等寺廟的安排。而許縣令的牌子一到,聖恩寺大小僧人趕緊備好水陸焰口所需的物事,自己僱著車就去了。
聖恩寺與林莊相隔不遠,紫鵑前腳回來,他們後腳就到。黛玉聽了林泉管家報來的信,有些好笑的打趣李修:“你招來的事,你去結了首尾。又不是個日子口,好好的念什麼經。”
“準備素齋吧。”李修也是無奈,縣令一家也太會經營了,反倒弄得自己手足無措起來。
“不如這樣。”黛玉忽然有了主意:“僧人們來一趟也不容易,山上的師兄們也好久沒回過家鄉了,乾脆辦個祈福法會,誰家還沒個過身的老人,遙祭一下也是份心意。逝者往生,生者祈福,既全了人家的面子和禮數,也給自己人行個方便。”
李修一拍手:“鬧得再大一些,請聖上的墨寶下山,在佛祖面前供奉一下,那位知縣見了後,咱們要多少身籍都行的。”
黛玉就去看紫鵑:“你怎麼想的,一總辦了吧。”
紫鵑抿嘴一笑:“還是先辦香菱的事吧,倒要看看寶釵姑娘怎麼應對脫了身籍的她。我又不急。”
黛玉又看李修:“世兄的意思呢?”
李修更無所謂:“唯林家主的意思行事好了。”
黛玉橫了他一眼,敢笑話自己,你等著我找機會還回來的。
李紈笑吟吟的說道:“看著你們有商有量的真好。”
探春接了一句:“最妙的是,他們兩還總是能想到一處去。大嫂子,這叫個什麼?”
“我讀書少,想不出別的來。就一句,你們聽聽,要是不對就當我沒說。”李紈是怕羞了黛玉的麵皮,先把話填滿,才張嘴說道:“是不是心有......”
剛一說到這兒,黛玉張嘴就接了話:“心有餘而力不足吧,我是說我。只好順著世兄的主意想下去嘍。”
惜春哏哏的笑起來:“心有的多了,這麼著急的說什麼,本來沒想著靈犀呢,被姐姐的自辯一點通了。”
黛玉飛了李修一眼,讓他趕緊走,自己好收拾她們幾個。
李修心中甜美,臉上帶出來滿足,起身離了座,說要看看和尚們去。
惜春就知道黛玉不會放過她,跳起來跟著李修就跑:“等我也去!我要問問心經色即是空怎麼解。”
黛玉瞪眼去找李紈的不是,都是她挑的頭,害的自己又被賈家姊妹笑話。
歡笑戲謔中,林府開府有了全套的儀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立家門在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