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工匠營的加入,書院修建的速度大大加快。
原有的空地不夠,又把山谷裡的樹木放倒了一片,留下些枝繁葉茂的不動,充作以後的景觀。
山子野果然是胸有丘壑的匠師,因地制宜,巧借山勢,硬是在兩面懸崖上,開鑿了懸梯,他要懸空建樓。
見了李修過來,招呼他到近前,給他看看自己畫的樣圖。頗有恆山懸空寺之精妙。
“如此可得房七十二間,安置藏書房、精學舍、乃至飯堂、茶社種種,還能住進百十五人。”
李修粗略算了一下,還是不夠,因為林、羋兩家還要來三十人,總要留出冗餘。
山子野抬手指向懸崖:“那就只能再蓋一層上去,四層的書院,又是這等的環境,算得上京師一景了。”
李修翹起拇指和小指。
山子野大怒:“六層?!你知不知道每多加一層,我要耗費多少的物料!你來看看,山高百丈,兩面懸崖,光是上下搬運已經極其的艱難.....咦?你畫的是什麼?怎麼用?天梯?”
李修蹲在地上給山子野畫了一個腳手架和滑輪組合。
“我也是剛學這些不久,您是大匠,給看看可用得嗎?”
山子野蹲下身子仔細的瞅了半天,忽然一拍腦門喊了起來:“龍門滑索之法!你從哪裡看來的?這可是公輸家不傳之密!”
他說的公輸家,泛指的是工家一脈,為不招儒家記恨,只用祖師公輸姓氏替代。
李修還未來得及扯謊,山子野自己頓悟了:“噢~!老夫忘了,你是敦煌人,難怪難怪!可能記起詳盡的製法?”
故傳敦煌藏書百萬冊以上,先秦諸子,百家精義,道釋兩教,無所不包無所不容。
他這一“頓悟”,把李修弄得是啞口無言。只好找出紙筆,坐在一張鋸開了面的原木前,仿後漢句式,連寫帶畫的做出了幾張完備的圖紙。
山子野是視若珍寶,喊來自己幾個徒弟,齊齊對李修施禮,謝他傳下法門。
有了這張圖,山子野一脈可說是建樓建城第一人,簡直就如得了天書修煉,早晚能位列仙班矣。
李修若有所悟,心裡很不舒服。漢家文明除了儒家一直傳承有序代代出新以外,其餘百家今何在?
本以為是“天書”中記載的妙法,不成想古籍早有記載,卻被束之高閣藏在洞中而不見天日。遺留下來的不過是口口相傳的些許平常物事,後人不得不一次次重頭再來。
這裡面要沒有儒家從中作梗,李修可是不信。萬般皆下品麼,只有讀儒家聖人書的,才是人上人。讀了儒家聖人書的,才能為官做宰牧守一方;讀了儒家聖人書的,才能財源廣進妻妾成群。
嘿嘿!
李修心內暗歎,怪不得走不出這個圈子,無論皇家還是儒家,都是唯吾獨尊的樣子,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大丈夫們都想著那個位子當如是也,誰能去想著變革。
山子野不知李修想的是什麼,收了李修的饋贈,對他的態度也十分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