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也俊咬咬牙,兩萬人的兵啊,聽見炮聲就降了,心疼的他直後悔。要知道你們這樣,打槍你們也會降的吧?子彈便宜點,炮彈多貴啊!
“行!我這就去問問當地父老。都督,陝西就算咱們的了吧。”
李修得意的扭扭脖子:“這老頭可不簡單,一輩子就在陝西,都是布政使了,還不回京,兒子還是陝西總兵,一家子妥妥的地方實力派。我得問問去,到底何方神聖。”
陳也俊笑起來,兵不血刃收了陝甘兩地,好兆頭!朝廷還在京城等著呢吧,你們自己不亂,我們是不會過去的。
李修的打算不是京城,只是給他們一個機會,一個都以為能借著西域反叛這個局面當皇上的機會。
陸鳴的判斷是,只要朝廷宣了李修是叛逆,而李修卻不作回應也不回京的話,朝中必定會有波瀾。
波瀾的起因就是兵權。
現在情況明瞭,忠順王抓住了這個被創造出來的機會,至於他對皇位有沒有想法,就看皇上殺不殺太上。
殺了太上,忠順勢必藉著這個機會以報父仇的名義殺回京師奪了皇位,然後再和李修談談分天下的事。
還真有點唐太宗當年的故事重演,先玄武門之變上位,再籤一個便橋盟約,誰勝誰敗留作以後計較。
這條路因為有人成功的走過,所以忠順王有信心走下去。
至於太上皇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成功的把皇上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自己身上,所謂的甄應嘉上位,忠順就是一聲呵呵,只要李修不搗亂,我隨時渡江滅了你。
太上皇也好,李修也罷,在忠順王眼裡看來,都是幫他上位的真隊友。
沒有太上的臨朝,沒有李修的反皇權,忠順怎麼能拿到他苦心經營多年的兵權呢?
真想和李修喝一杯酒啊,你可是幫了我大忙!
什麼安西、平西,只要你不來搗亂,你在西域稱皇都行,本王~~~應該是朕了吧,與你結為兄弟之邦。可仿宋金之例!
忠順此時拿著兩份聖旨,面色和藹的看著夏守忠和裘世安兩位內侍總管。
他早就偷偷封鎖了出京的道路,不讓片紙流出京城。
裘世安嗬嗬冷笑:“王爺,還沒到最後一步呢,這麼早的露出來,怕要有失策。”
忠順王不以為然:“二位總管勿驚。本王也是無奈之舉。皇上要是不動,本王也不會動。他做他的皇上,我做我的忠順;如若他對父王做出什麼天怒人怨的事來,可怨不得我這個做兒子的盡孝心報天倫。”
夏守忠長嘆一聲:“算了老裘,死就死吧,多說無益。帝王家,哪有什麼親情天下。他們的天下就是屁股下那把椅子,坐上去就自會有人過來效忠。”
忠順一愣,裘世安卻咧著嘴笑了:“李江流和你說的吧。他是看的清楚。死就死,咱倆一起上路,也不孤單。”
忠順王冷笑幾聲:“本王不信有人能禁得住皇位的誘惑。押他們下去,進京的時候,用他們的人頭祭旗!”
左右過來把這兩位內侍捆好了塞進木籠,兩個人相互看看,都眨眨眼,現在不殺?那我們還有機會,果然猶如李修說的一樣,反派不是死於話多,就是死於事多。
那我們就等著吧,等著李修來和你談談這個話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