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將歸來虜塞空,旌旗初下玉關東。高提戰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李修滿意的看著自己刷的大字,問左右之人:“本督寫的如何?”
沒有想象中的阿諛奉承,也沒人說什麼玉關二字和這裡不符。只有一個女孩的聲音嗤笑了一聲:“唐戎昱的詩,您何時才能寫一首自己的。”
李修討個沒趣,瞪了一眼說風涼話的都督府錄事妙玉,把毛筆背在身後踏進了夷播城,這是他一路北上攻下的第六個城鎮,也是第六個漢家故土。
夷播城外有湖,稱為夷播湖。原本是條界湖,丟了之後被改名叫做巴爾喀什湖。一湖兩水西淡東鹹,堪稱一景。
漢在此立城,李修想起歷史課本上好像只是提了這一句。後續是一八六四年中俄簽訂條約,此地棄之。
嗯~~~又是那些腦袋上有通天紋的人乾的好事。
走了幾步,心裡不爽,又轉身回去,把城牆上那句玉關東劃掉,在旁邊寫下了夷播湖三個字。默默唸了幾遍,覺得還算通,把毛筆還給了妙玉,隨著進城的大軍踏進了此座漢家城池。
自碎葉城到夷播城,李修的北伐勝利結束,收復故關六座,湖泊兩處,金礦、煤礦、銅礦等等若干。
基本上完成了原本安西都護府北方的版圖,當然,現在是他條支都督府的版圖。妙玉跟著他過來一是本身職責所在,最主要的是,她暗暗選好了此地為將來的棲身之所。不為別的,就是離著碎葉城不遠不近,還能守著這麼大的一個海子。
內陸人沒見過大海,大一點的湖泊全都叫海。
嫌棄的看了一眼李修題在殘破城牆上的字,就不能好好寫一首自己做的詩嗎?你六歲都會孩兒立志出鄉關,十八歲寫下了我自橫刀向天笑。怎麼都二十了,反而寫不出來了呢?
還不能給他擦了,怎麼說也是個持節的大都督,又是自己將來的男人,這點面子還是給了他吧。
李修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想起哪首就寫哪首,被人認出來了就說句抄錄,比挖空心思背詩輕鬆自如。
再者說,他是理科生,高考前背的那些詩詞,早就被青海里皮彭,探丹陽婦奶所替代了,能記起來的大都是三百首之內的熟篇。
就剛才那首《塞下曲》,他也是隻知其詩文,並不知何人所做。
李修為什麼這麼拼命,昭武九國給鬧的。
黛玉和他將在來年的春天完婚,李守中夫婦和林如海已經護送著皇后的一架鳳輦上了路,本來也是有這個心思,更因為此計破了太上封賞之策,堪堪便宜了李修。
怎麼說呢,都督也有大小之分,更有持節之分。李修是本朝唯一一個持節的都督,他已經和五軍都督府的各位爵爺在職務上平起平坐了。
持節,就是假節鉞的意思,他代表著皇上駐守一方。要不是現在鬧著二聖臨朝的話,早就一紙聖旨十二道金牌調他回京了。
為了徹底收復李修其心,給了雖無爵位但能持節的禮遇,順便捧了一下林黛玉,鳳輦就賜給黛玉了,日常出行你不能用以外,要是有個什麼外事活動的話,儘管拿去用。
從一品的誥命夫人,林黛玉也算完成了她的華麗轉身。從品階上而言,她跟她外祖母就差半階。可她才多大,算到明年春天才是十七週歲,李修前腳死,她後腳就能升到一品。
啊呸!
史湘雲你個二貨,說話能不能過過腦子,我自己活著升到一品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