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鴻臚難得來見朕一次,有事可講。”
“臣懇請聖上移步,攜臣去請見太上皇。”
永正一愣,呀,林如海你想幹什麼?還忘不了太上皇嗎?
“你這是何意?”
林如海昂首挺胸:“臣要去問問太上,是不是可以隨意的殺人了。”
永正帝的臉就一抽,原來是給女婿打抱不平來的。好,朕就等著你這樣的老臣子去鬧一鬧呢。
“準了。裘世安,你去通報一聲,朕攜林愛卿一同前往。”
太極宮內,太上聽了奏報,無奈的搖搖頭,水溶還是太年輕,你要落多少把柄在人家手裡才知道適可而止啊。
罷了,我來見見這位當年朕欽點的探花郎。
不多時,永正帝和林如海進宮參拜了太上皇,太上一看林如海的臉色,就知道事情怕是不能那麼輕易的過去。
閒話幾句君臣當年事,林如海不想兜圈子了,抻了一個話頭,就跟太上交了底:“如海承蒙太上當年的恩典,先為探花進翰林院,又任職都察院做了蘭臺寺大夫;義忠親王之事後,臣奉旨去了揚州做鹽道,一去就是十五載,喪妻棄兒志不悔,為朝廷牢牢守住了鹽稅底線。不到一年前,臣以為此生就此了斷,除了對不起我的妻女幼子外,不負朝廷不負太上,死也可瞑目了。”
說的這,林如海動情了,熱淚盈眶,垂首嘆曰:“只是,臣無言去見老妻!忍了又忍,不想卻落個林家死絕的下場。太上,臣若該死,您又何必當初讓臣用世家名義坐陣揚州呢。”
永正趕緊勸:“林大人勿惱,善惡終有報,蒼天饒過誰。你妻女的仇,不是已經報了嗎。”
林如海強忍悲痛說道:“聖上也知道這仇是怎麼報的。他幼年遭人陷害,漂泊海外受盡欺辱,終得迴歸故土。先是救了臣的命,再獻反傾銷之策盡收三千萬稅銀與陛下,又了結了臣老妻幼子被害之仇。如此,臣對他無可報,惟有一女與他情投意合,又蒙皇后欽賜姻緣,臣也想著就此享天倫之樂,讓他多為朝廷出力。不承想,就連這原本平常之事,如今也成了奢望。殺我不成,又要殺他。
太上,念在老臣為了朝廷破家盡責,請賜老臣一死!保全那對小兒女吧!我讓他們遠走海外!”
永正心裡叫了聲好,果然是當年的探花郎,殺一個林如海不難,老臣之心盡喪矣。不殺,就要給人家一個交代。
太上默然不語,他怎麼交代呢?老北靜王為了他和義忠死磕,臨死託孤與朕,朕也是答應了的。
朕,不老,才有六旬年歲,朕不想憋在這太極宮內!如海啊,委屈你了。
林如海等了一會不見動靜,心內一涼,頓首拜曰:“臣未曾聞過有暗害他人的賢王,此乃小人惡人之行徑也!如惡賊難治,誓以死,清君側也!”
太上震驚,當今大喜。
這是攤牌了,林如海為了女兒和女婿,決心跟北靜小兒要一決高下,連清君側都喊了出來,太上,您老考慮考慮?
“如海,你...你...怎可如此荒悖?”
“太上,臣已經是死過一回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