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張瑞安那邊,陸道升偶爾會去陪著研究研究新菜品。基本上陸道升的一點存貨都掏空了,已經跟不上張瑞安每天鍥而不捨的鑽研了,索性就變成一個試吃的角色,樂得輕鬆又有口福。
張瑞安每天做做證券營業廳的訂餐生意,憑藉過硬質量圈了一波顧客,加上口口相傳擴充套件一些,形成了一批穩定客戶。平日裡勞動強度不算大還能掙一點錢,還有空閒出去到處走走物色可供開店的地段和門面。
韓芊芊已經被委任為浦江實驗高中計算機競賽組的負責老師,現在正在著手準備下一屆計算機競賽的隊伍培訓與選拔工作。陸道升另一塊時間支出就是花在韓芊芊這裡——憑藉前世的培訓經驗幫助韓芊芊準備集訓方案。
陸道升和左文杏的計算機競賽成績都挺好,足以進入更高層次的集訓隊選拔流程,但是陸道升需要忙活掙錢大業,直接放棄了。左文杏肯定和陸道升保持一致,也跟著放棄了。這個事情在當時引起了一些校領導的不滿,他們認為不能就這麼放棄,而是應該再接再厲,爭取為學校拿下更高的榮譽。
陸道升對這一情況早做好了心理建設,隨時準備著把找上門的說客懟回去。同時也做過左文杏的思想工作,讓他別被可能找上門的校領導灌暈了迷魂湯。
甭管校領導說得多麼好聽,什麼追求卓越,爭取更高的榮譽,讓學校以你為榮,成為同學們的榜樣云云,就記著一點,競賽是為了保送的手段,核心目的是取得更多時間助力自身發展,絕對不能捨本逐末忘記目標反而去追求手段。
真跑去參加進一步的集訓選拔,時間精力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高成本的同時帶來的收益卻很低。
讓陸道升沒想到的是,懟人的心理準備是白做的,因為韓芊芊直接把校領導的不滿和干涉替自己和左文杏擔下了。
這讓陸道升非常感動,自然要想辦法投桃報李。既然自己前世參與過計算機競賽培訓,自然就要利用這些優勢幫韓芊芊進化成真正的金牌教練。
最後也是最大的時間開銷,就是給左文杏講課。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教材陸道升早就幫左文杏配齊了,這段時間一直在給左文杏猛灌專業知識。基本上左文杏這些天除了吃飯和被陸道升拉著鍛鍊,時間都用在了知識技術的學習和共享軟體開發上,技術水平也在飛速提高。
眼下正是陸道升陪著左文杏學習完後兩人放鬆休息的時間,陸道升正端著杯溫水邊喝邊潤嗓子,左文杏則是開啟電腦在玩。
“對了老陸,你想去廣州不?”左文杏問道。
“廣州……?去幹嘛的?”
“去見張小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