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做企業來說,有錢沒處花可能比有處沒錢花更可怕。
錢在多數情況下並非稀缺資源,沒錢可以想很多辦法來解決。
有錢沒處花則往往是意味著企業當前的主要業務陷入發展困境,很難突圍,而這往往不是用錢就能解決的問題。
現在騰訊的創始人團隊就很懷念之前天天被缺錢困擾的日子,和現在比起來,心裡反而踏實的多。
現在得到了Prosus(南非報業Naspers擁有大多數股權)的大筆注資,錢不缺了,但是現在想有效果地花出去卻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情。
《傳奇》對於國內網民人口基數的增長產生了巨大作用,而關聯在其上的嘉盛QQ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完全吃下了這一部分的增量。
要知道2001年、2002年這段時間,增量是比存量還大的,也就是說嘉盛什麼都不用做,躺贏就可以了。
除非騰訊OQ能絕地翻盤,拿出劃時代的功能,或者拿出可以和《傳奇》抗衡的遊戲來支援騰訊OQ的傳播。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奇蹟MU》最有希望,但這反而更讓人絕望,因為《奇蹟MU》已經在嘉盛的支援下被盛大拿下,嘉盛QQ的優勢只會進一步鞏固。
不論是來自自身的不甘心,來自團隊的期盼還是來自投資人的壓力,小馬哥都必須要採取行動了。
很快陸道升就會看到,企鵝會連出三拳,向嘉盛打來。
第一拳,涉足網遊。
2002年5月,也就一個多月前,全球電子遊戲產業規模最大的商業展會(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的遊戲大會)E3電玩展(Electronic&nent Expo,縮寫為E3)在洛杉磯舉行,小馬哥和曾青李前去參觀考察。
正是這次美國之行,前世還成就了一個寫在《騰訊傳》的故事。
即小馬哥被簽證官分分鐘給拒簽了,垂頭喪氣出來後,曾李青進去和簽證官大談特談騰訊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擁有多數使用者,在規模上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三,這樣的公司去美國對美國好處多多。
然後簽證官不僅秒簽了曾李青的簽證,在得知小馬哥是公司CEO還還重新給透過了他的簽證。
這一世還有沒有這個故事陸道升是不知道的,也沒興趣關心。
真正會引起陸道升的注意的方面是,和前世不同,騰訊創始人團隊對於涉足網遊業務全部都持認可態度,背後的投資人也一樣。
前世,騰訊一直在缺乏強力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節奏在發展,創始人團隊對於涉足網遊的考慮比較保守。
但這一世,在陸道升一頓操作下,騰訊直接被逼到了慢性死亡的節奏,而且背後最大的推手就是網遊(《傳奇》),所以創始人團隊對於涉足網遊領域的意願非常強烈。
據說騰訊創業早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如果要涉足一項新業務,如果五個創始人中有一個不同意,那麼就不會做。
前世曾李青為了說服創始人團隊(主要是張近東)同意涉足網遊業務,很是費了一番功夫。
但這一世眼看都要被嘉盛藉助網遊摁進土裡了,自然不會存在“費勁說服”的環節,以遠早於前世的節奏和進度,騰訊拿下了網遊《凱旋》(由韓國開發商Imazic開發)的代理權。
之所以先選擇了代理,是因為考慮到網遊自研能力較弱(國內此時的普遍情況,不獨騰訊一家),組建研發團隊到出產品週期很長,所以騰訊眾高層決定採取了代理的方式進行試水。
第二拳,聯合新浪。
此時的騰訊距離前世那個化身網際網路基礎設施、觸角遍及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網際網路帝國差得十萬八千里,和嘉盛的競爭已經徹底落了下風,尤其是海雀網咖管理系統統一全國之後,形式就變得愈發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