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給仙劍大把花錢也不全是壞事,至少讓陸道升在公司治理和佈局其他方向時覺得資金充沛。
公司治理方面,主要是聘請專業人員和專家來幫助嘉盛進行股權結構的設計與調整,以形成控股不承擔實際業務的母公司及旗下分擔不同業務的子公司結構。
既可以有利於未來的資本運作,比如方便未來對某些業務進行打包出售換取現金。
海雀的核心業務不論是網咖管理系統還是網址導航,都是PC網際網路時代的應時產物,但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就會徹底衰退。
及時高位套現還是很有必要的。
陸道升和陳天橋最近也交流過,考慮到陳天橋是有把盛大給做上市的想法,那麼一種變現途徑就是把海雀作為資產注入到盛大,交換一些盛大的股權作為給海雀股東的補償。
這麼做得好處是能把盛大的上市故事講得非常宏大。
沒有海雀的注入,盛大隻是全中國最賺錢的遊戲公司。
有了海雀的注入,盛大即是全中國最賺錢的遊戲公司,又是掌握全中國最強的遊戲推廣渠道,是捏著所有其他遊戲公司的咽喉的王者。
另外,海雀的網咖管理系統早就證明了自身不單是遊戲推廣渠道,嘉盛QQ的勝利足以說明其在網際網路產品推廣上的巨大潛力。
一旦盛大擁有了海雀網咖管理系統,可以做的事情遠超遊戲,連建設網路迪士尼的想法都顯得更有可能性。
一句話總結,海雀網咖管理系統業務注入能帶來的想象空間簡直不要太大。
實際上,前世盛大也收購過做網咖管理領域的公司。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吉勝科技(國內老牌的網咖經營管理服務提供商)於2003年9月被盛大收購。
盛大目的是想讓網咖顧客在第一眼就被盛大的遊戲吸引住,並且隨後很快向吉勝提出了“成為最大的國內網咖桌面系統和服務的提供商”的發展方向。
如果將海雀的網咖管理系統直接注入給盛大,盛大就直接一步到位了。既不用搞什麼收購,也不用收購後製定什麼發展規劃,直接就拿到了全中國網咖管理系統的王牌。
強強合體,陸道升知道這到二級市場的估值放大效果會猛上天。
並且,為了讓陳天橋放心的接受這份大禮,並且能讓自己圈到美元好進行全球佈局,陸道升還貼心地提出了AB股兌換方案。
為了保障陳天橋對盛大的絕對控股權,陸道升建議盛大改成VIE結構(Variable Interest Entity 的縮寫,可變利益實體,又稱協議控股結構),以求符合到去美股上市的要求。
美股允許AB股結構,陸道升建議以20:1的比例來設定A類股和B類股的投票權。
並且承諾,會將手上的盛大股份全部轉換為B類股票,放棄投票權,以保障陳天橋對盛大的絕對控股。
這樣做的好處是,陳天橋只需要少量佔股就能獲取絕大多數的投票權。
以前世京東為例,同樣採取的是AB股結構,第一大騰訊持有股份佔比17.9%,僅有4.6%的投票權,沃爾瑪持有股份佔比9.8%,僅有2.5%的投票權。
而劉強東持有京東集團15.4%股權,為第二大股東,但卻擁有79%的投票權,擁有對京東的絕對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