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再浦外的名氣其實並不大,要想能吸引浦外的畢業生投奔自己,展現出公司有錢老闆捨得給別人花錢是個不錯的宣傳。
更何況透過組學術活動交流團能一定程度上起到混淆視聽的作用,自己打著掩護去收購公司不至於引起太多國內同行的關注。
就像這次,去捷克偷偷地把IntelliJ軟體給投資了,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程式設計師中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提供最好用的開發者工具的JetBrains公司。
JetBrains雖然是一家總部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軟體開發公司,但其三位創始人都是俄羅斯人,其中一直擔任該公司的CEO的Sergey&nitriev還是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的數學碩士。
畢業後先工作,並在工作中結識了另外兩位創始人,之後三人在積累了很多Java語言相關經驗後決定出來創業,創立了JetBrains公司(最初名為IntelliJ Software)。
並且最隨後推出了陸道升前世天天使用天天覺得特別好用的IntelliJ Idea、CLion、GoLand、Pycharm等。
要不是陸道升自己還會用EMACS/VIM這倆非圖形介面的編輯器且還會點配置魔改,重生之後高強度開發啥的簡直難以想象。
畢竟每次用微軟家的工具都有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痛苦感,現在想想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挺過來的。
應該還是窮的力量,畢竟創業成功的回報太誘人了。
就像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為了自由,男主能爬過充斥著五穀輪迴之物、足有5個足球場連起來那麼長的下水道。
這麼想想,忍受開發工具的不適應簡直小小兒科。
當然,有時候股權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
前世一直到陸道升重生之前,JetBrains公司都未接受過外部投資,也未發行股票,一直是一傢俬營公司。
陸道升可沒有抱著上來就只收編不合作的像發瘋,對這家公司,要陸道升收編陸道升還未必願意呢。
倒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開發工具這一塊陸道升自知才疏學淺,對待JetBrains最好的策略就是各種提供支援與合作,並且在合作中互相幫助和成長。
俄羅斯人在捷克創立的公司,且參考前世各種拒絕融資,還被美麗國喉舌《紐約時報》用“匿名訊息源”提供的資訊指責其是對美駭客攻擊事件(SolarWinds Hack)的幫兇,懂的都懂。
在陸道升看來,這真實立場可比某個島上大股權被美麗國控制的公司們讓人放心多了,完全可以合作。
而為了達成合作,陸道升死纏爛打軟磨硬泡了一個月才把三位創始人給說服,同意自己投資。
期間各種勞心費神想想就挺累。
不是拿錢砸就行的。
當然沒錢肯定是萬萬不行的。
說起錢,陸道升也是一把辛酸淚。
出國投資是需要外匯的,管理很嚴格,不存在陸道升國內賺了一個億馬上就能兌換成美元然後拿來捷克撒幣的。
總之就是你一個國內草根企業想人民幣兌換外匯非常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