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廠最強的四大遊戲分別是:
《地下城與勇士》(DNF),2018年全球總收入約15億美元,由韓國Neople公司開發、中國內地由騰訊遊戲代理運營。
《英雄聯盟》(LOL,2018年全球總收入約14億美元,美國拳頭遊戲(Riot&nes)開發、中國內地由騰訊遊戲代理運營。
《穿越火線》(CF),2018年全球總收入約13億美元,由韓國Smile Gate公司開發、中國內地由騰訊遊戲代理運營。
《王者榮耀》,2018年全球總收入約13億美元,由騰訊旗下天美工作室開發。
除了《王者榮耀》屬於自研,富含中國元素外,企鵝廠的主力遊戲多為代理國外遊戲產品。
錢是一點沒少賺,就是在自研力量建設和軟實力輸出上讓陸道升比較失望。
這一世既然想有所改變,自研力量的建設就必須儘早提上日程,並且高度重視。
對於自研力量的建設,陸道升暫時沒有考慮得特別清晰,只能邊做邊想,邊想邊做,把能想到的先做好。
之所以把《傳奇》、《奇蹟MU》都留給了盛大,
除了是之前不想被牽扯太多精力,減少社會形象上的風險,好集中力量發展核心競爭力之外,
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避免在嘉盛內部培育出擁有龐大既得利益的“代理派”。
假設陸道升即截胡了《傳奇》又拿下了《奇蹟MU》,而且還都成功了,沒有被之前的種種潛在風險干擾到。
那麼肯定嘉盛內部會需要有很大比例的一批人來支援這些代理遊戲的運營。
而這一大批人毫無疑問是和代理遊戲的利益強繫結。
《傳奇》和《奇蹟MU》單獨拿出來都能製造一家國內的三甲公司,何況兩個同時在手。
這麼一批人一定會因為《傳奇》和《奇蹟MU》的巨大成功而賺得盆滿缽滿,並且在公司裡獲得極強的話語權。
這麼一批人存在,公司要發展,生活要繼續,在被時代的巨浪推上神壇之時,大機率也會落入“成功經驗”的陷阱,或者叫路徑依賴。
而路徑依賴是很可怕的。
幾乎可以說是網際網路公司進行創新進步的死敵。
前世這方面的例子陸道升了解不少,還都是網際網路大廠裡的。
的基本盤,差點被企鵝內部自己人給幹掉。
阿里內掌握話事權的全是靠淘寶天貓崛起發家的人,習慣了躺在S2B2C模式上數錢。(S指供應商,B指商家,C指顧客)
在面對拼多多這種直接打通供應商和顧客的S2C模式的競爭下,誰都不肯挖自己的根,調整姿勢和拼多多打擂臺,始終攔不住拼多多的擴張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