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最終陸琦決定加入嘉盛的核心原因之一。
陸琦找美國的師兄們問過意見,實際上沒人看好陸道升,不太瞭解此時的中國,多少覺得陸道升那攤事兒就是運氣好,技術含量估計也不會很高,但是市場機會可能不錯。
但說到機會,現在的美國不也遍地黃金麼,哪怕網際網路泡沫破裂,眼光長遠的人都清楚未來一片光明,美國這裡不缺機會,那又何必跑到“落後”的中國去打拼呢?
那當然就是自由度的原因了,不然呢。
越是牛人,對自由發揮的空間越有需求。
陸道升的態度佐證了一點,他說的放權大機率是真的,說的會全力支援大機率也是真的。
除了股權上還是有點擰巴,依然是海雀股權取代嘉盛股權作為早期的補償,嘉盛依然絕對控股,未來能分配的份額也有限。
陸道升也提到了,等盛大美股上市,會出讓自己手上盛大的股份作為下一步的回報。
嘉盛的控股權必須要牢牢捏在自己手上,但不會讓和我打拼的人短了收益。
陸琦覺得這種想法可能未來會在融資上有些問題,但是綜合考慮,這基本上就是一個自己來親自主導的創業專案了,還有其他地方難以獲取的資源支援。
光hao123網址導航的引流,基本上就保送成功了。
而且陸道升提出的遠景,讓陸琦也興奮莫名,幹成了,他就不再是美國某個網際網路大廠的螺絲釘,好一點,高管,而是會成為全世界搜尋技術、人工智慧等領域潮流的引領者。
最後再有一點,就是陸道升分享的太多,給的啟發太多,不加盟嘉盛總感覺有點對不住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陸道升故意的。
於是,在來到美國的第二週,陸道升成功地完成了對陸琦的招攬。
由於眼下兌換美元的限制還比較多,陸道升身上美金有限,拉著陸琦吃頓大餐沒問題,給簽約費就不夠看了。
於是陸道升徵求陸琦的意見後,讓在國內的方靜雅找到陸琦的父母直接給轉了兩百萬的簽約費。
錢給到位後,陸道升才放心下來。
都做到這一步了,按照前世陸琦大佬的事蹟,應該不至於放自己鴿子。
剩下的時間,陸道升跟著周學文轉了轉,在美國見了見人,混個熟臉,也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