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此生應無憾> 第209章 有進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9章 有進展 (1 / 3)

2001年年中,要說此時誰是中國科技界最耀眼的星,那應該是吳鷹。

中國“小靈通”熱潮的締造者,UT斯達克創始人之一。

(注:UT和斯達康本為兩家公司,後合併為UT斯達康,其中陸宏亮為UT創始人,吳鷹為斯達康創始人。)

前世,到2002年8月,小靈通在中國大陸已有200多個地市開通,系統容量達到1100萬線,使用者超過600萬。

到2004年4月,使用者數突破4700萬。

到2006年10月,達到歷史頂峰,9341萬。

雖然“小靈通”最終沒有逃過迅速衰落的結局,但是在現在還正是其蓬勃發展的時期。

也正是吳鷹蒸蒸日上光芒耀眼的日子。

正值網際網路寒冬,此時亞信、中華網、新浪、網易、搜狐五支股票的市值加在一起,還不及UT斯達康一家公司多。

可以想象一下當時吳鷹在國內科技界的份位。

此時,吳鷹正在接待UT斯達康背後的金主,日本軟銀集團創始人兼社長,孫正義。

UT斯達康於2000年3月登陸美股,給孫正義帶來了30億美元的收益,100倍於之前給UT斯達康的投資。

得益於UT斯達康的成功投資,孫正義開始把目光投注在中國。

這次來中國,孫正義說得次數最多的一句話是:“我一定要投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

早在2000年,孫正義就開始尋找值得投資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

前世最出名的案例應該是對阿里巴巴的投資。

2000年,成立不到一年的阿里巴巴獲得軟銀2000萬美元投資。

2004年,軟銀又拿出6000萬美元追加投資阿里巴巴。(當時總融資額8200萬)

8000萬美元為軟銀換來了阿里巴巴接近30%的股份,等到2014年阿里在紐交所上市時,軟銀持有的阿里股份價值翻了大約2900倍。

而以現在阿里巴巴6000億左右的市值計,軟銀仍持有25.9%阿里巴巴股份,市值約1500億。

同期,軟銀在東京交易所的市值僅1000億美元上線,還不如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價值高。

投資阿里巴巴的那一次,其實就是是吳鷹出面組織的一場活動。

邀請到了當時各大網際網路企業的頭到北海萬泰的辦公室。

每個人給6分鐘時間講解自己的專案,然後大家提問題。

如果6分鐘聽完了以後,大家對你沒興趣,自己走人便是,如果對你這個話題感興趣,大家互相提問,時間就會長一點。

馬老闆就這在這麼一個場合裡脫穎而出幫阿里巴巴拿到了軟銀投資的。

今年孫正義來了中國,並且表示還想投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吳鷹有點犯難,不大好挑選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