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王樹,騰訊五虎已經知道了是誰在和他們唱對臺戲。
令他們頗感無奈的是,陸道升資金竟然比他們充足得多,而這錢還是王樹和他背後的IDG給的。
雖然王樹在和他們達成一致後親自奔赴浦江進行談判,但從傳來的訊息看,情況並不樂觀,對手似乎沒有妥協的意思。
表面上騰訊QQ還保有一定優勢,但騰訊的創始團隊很清楚,再燒錢打下去,陸道升是否支援得下去不知道,騰訊一定會因突然斷糧而垮掉。
但是不打行不行呢?方方面面考慮下來,也不行。對士氣打擊這種虛的就不說了,關鍵是不能給使用者造成騰訊OQ敗退的印象,否則前面的努力很可能功虧一簣。
如果要繼續下去,錢從何來?
歷史的慣性也許真的存在,在巨大了壓力下,騰訊五虎做出了一個讓他們抱憾終身的決定,在嘉盛和騰訊大戰的關鍵節點使出一記昏招——QQ號碼註冊變相收費。
前世,騰訊於2001年年初開始對使用者註冊QQ賬號進行限制,逐月降低了放號額度,並鼓勵使用者透過撥打168聲訊臺或傳送手機簡訊的方式獲取QQ號。
這一舉措很快就讓使用者幾乎無法申請到免費的QQ號,而168聲訊熱線的收費是0.8元/分鐘,短線收費是0.5元/條,相當於變相對QQ號申請收費。
之所以採取了這種措施,主要是兩個原因。
第一,當時每天被申請走的QQ賬號數量過於龐大,達到了創紀錄的單日100萬,QQ號的市場需求異常旺盛。
這一方面是QQ缺少有力競爭對手,成為了市場的唯一選擇,要承載全中國的即時通訊需求。
另一方面,是因為很多人因為之前騰訊推出收費服務“QQ俱樂部”,導致很多人認為騰訊遲早對QQ註冊收費,開始大量囤積QQ號以圖將來牟利。
第二,騰訊在2000年年底到2001年年初確實缺錢,即使之後很快拿到了MIH的投資,在移動QQ沒有確定性帶來高額盈利的檔口,對之前差點被餓死記憶尤新,不敢亂花錢,且同時有強烈的衝動尋找變現途徑。
如果限制住免費註冊的渠道,讓使用者走電話熱線或簡訊渠道,則可以獲取大量資金。
如果是100萬每日註冊,那麼每天拿到十幾萬到幾十萬的分成毫無難度。即便是因為收費攔下一大半的使用者,收入依然極其可觀。
而需要付出的成本,似乎就是找一位程式設計師花一兩天不到的時間在技術上做一些調整,給免費申請渠道加點限制而已。
這一世,由於陸道升的干預,騰訊的資金緊缺問題愈發嚴重,幾乎給逼到了生死存亡的邊沿,而且此時沒有MIH的資金進場做後援。
考慮到再不求變就要坐以待斃,而給免費申請渠道加點限制也可以做得比較隱蔽,見效也快,能立刻為公司帶來寶貴的救命資金。
一番糾結後,騰訊團隊最終決定縮減一部分免費註冊額度,開啟隱性的賬號註冊收費。
就在騰訊團隊完成了技術調整,正式啟動了騰訊OQ賬戶免費渠道註冊限制沒多久,陸道升收到了一條來自自己預設監控的報警。
開啟一看,是來自之前部署的監控騰訊OQ後臺服務質量的檢測程式。
再細看下去,竟然在各項其他指標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騰訊OQ的註冊成功率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
陸道升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