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反正岳母管得嚴,早動手也沒必要,陸道升覺得再勸自己父母早點搬到浦曜名邸做老婆家鄰居,有父母幫自己留意一下蘇家的情況就行。同時也方便自己沒事刷刷好印象,如果有時間回家的話。
大機率不會有什麼事情,如果有,自己大不了親自下場去棒打鴛鴦。哦,只打鴛不打鴦。
奇怪,這種馬文才既視感是怎麼回事……陸道升搖了搖頭甩開這種想法。
幾天後,陸道升家中。
取了十多萬現金,連帶那套老婆家對門房子的產證和鑰匙,一起給了父母。
陸道升表示麻煩您們二老對自己好一點,該花錢就花錢,還有早點把家搬了。
至於剩下的兩套房子,陸道升乾脆自己留著。
真給二老了,說不定一會兒覺得空著可惜想出租,一會兒覺得不住人又想賣掉,一會兒又想是不是去偶爾住一住,總之容易想法多,萬一實踐了,容易吵到老婆睡覺,自己還得去處理。
所以還是藏著等升值,也不給自己添麻煩了。
之後和父母一起去外婆那兒看看舅舅一家人,分享了一下買房的訊息。
對張瑞安想投身餐飲事業,陸道升不反對也不算支援。
公認的,2000年到2008年是中國餐飲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現在出去做餐飲確實是站在歷史賦予的大風口上,容易做出一番成績,也有很多技能樹的點選方向。
一個是快餐連鎖方向,中國餐飲行業開始學習和模仿洋快餐中的先進管理經驗,本土品牌發力開始與外資品牌同臺競技,例如蒸功夫、大娘水餃和華萊士。
一個是高階餐飲方向,這一時期,俏江南、湘鄂情、金錢豹等品牌的成功標誌著高階餐飲業的發展,大量資金和模仿者湧入這個領域。(後國家開始限制三公消費,高階餐飲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寒冬)
然而,一個個曾經家喻戶曉紅極一時的餐飲明星公司,都沒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大多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留存寥寥。
所以,餐飲是不是一個值得做得行當,陸道升真不太確定,畢竟他也不是這方面的專家。
根據他之前投資的經驗來看,做餐飲需要堅持走上標準化的道路才能相對比較容易走得更久,依賴裝修裝潢、廚師手藝或是爆款菜餚都不是長久之計。
舅舅張瑞安看上去也不像有什麼能再餐飲行當依憑的特殊優勢,自己作為重生者受知識認知限制能幫的也少,繼續做下去……陸道升覺得長期不是那麼有把握。
再說陸道升一直嫌棄開餐館累,只是覺得舅舅有興趣。
另外,張瑞安這段時間興許是自由自在待著的時間久了點,不似之前剛下崗時壓力滿滿,對開餐廳的積極性有所減退。
何況還有160多萬的存款,比得上普通人一百多年不吃不喝賺的工資,想緊張也缺乏物質基礎。
甥舅倆也沒藏著掖著,開誠佈公地談了談想法,商量今後張瑞安的打算。
最後,陸道升摸索著下巴,說了句:“老舅,要不你考慮考慮跟我一起開網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