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美國證券市場已經瘋狂到只要把公司名字改一下,帶上“.com”或者“.net”這樣的字眼,67家如此改名的公司股價在改名前後的兩個月內平均漲幅為67%,個別公司股價漲幅超過10倍。
也就說,騰訊是在市場對網際網路企業估值瘋狂的頂點獲取了大筆資金,緊接著就是嚴冬來臨。
家中糧草充足的騰訊可以放開手發展,其他潛在的競爭對手不是直接被扼殺在資本寒冬之中,就是在瑟瑟發抖艱難度日,根本組織不起足夠的力量來殺入即時通訊領域。
零星一兩家還能扛得住有錢花的巨頭,例如微軟,雖然手握MSN這樣的強力競爭者可以對騰訊造成極大威脅。
但奈何只需要將來使一些暈招,犯一些錯誤,覺得自己家賺錢的東西多(比如Windows作業系統和Office辦公套件),嫌棄即時通訊軟體沒啥變現渠道(不是開玩笑,2000年附近幾乎沒人知道即時通訊軟體該怎麼賺錢)不夠重視一些,那麼在面對拿QQ當命的騰訊,結果其實是註定的。
回想這一段歷史,說騰訊有大氣運,說小馬哥是天命之子,都不為過。
眼下,QQ已經憑藉出色的技術產品優勢打得國內各路競品潰不成軍,霸主苗頭已經開始顯露,這一波融資如果繼續按照前世的軌跡順利完成,那麼饒是陸道升是個重生者,也絲毫看不到阻攔騰訊帝國崛起的可能。
畢竟,社交關係沉澱形成的優勢不是靠技術和資金就能推翻的,前世的米聊、來往等社交軟體的屍骨已經讓陸道升很清楚這一點。
本來陸道升重生一開始也沒打騰訊的主意,因為覺得憑自己的起跑線和積攢實力的速度,不足以干擾到百度、阿里、騰訊的早期發展。
陸道升為自己設計的創業主線是以網咖管理系統為起步,藉助盛大傳奇的東風完成全國性的市場佔領,然後以此為基礎還有很多後續的安排。
要知道,中國個人計算機的普及並非是從家庭開始,而是從大大小小的網咖開始,在現在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網咖裡的電腦才是中國大地上個人計算機的主要存在形式。
透過覆蓋全國的網咖管理系統產品觸達到全中國大部分的個人計算機,這種影響力有多恐怖,未來的想象空間有多大,加上重生者對發展趨勢的把握,陸道升想想就很激動。
更別說還成功截胡了hao123,又能給自己的未來構想增加一個強力助推引擎。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張小龍一個告知博大想要收購Foxmail的電話讓陸道升靈光一閃,捕捉了到那一閃即逝的干擾騰訊發展的機會視窗。
看著眼前電腦螢幕上言辭沉重的新聞報道,陸道升心裡反而如釋重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