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算一筆賬,陸道升之前投資綜藝股份,期間又抽資買過Foxmail股份,刨掉這部分,換算出來相當於陸道升初始投入本金10萬,舅舅張瑞安投入本金15萬,左文杏投入本金5萬,共計30萬。
之後,綜藝股份一路暴漲至37元以上,陸道升是建倉平均成本為10.65元,出售平均價格為37.32元,市值從30萬提升至105萬,翻了3.5倍。
接著,全倉億安科技,初始建倉成本為17.56,後偶爾做過高賣低賣操作降低了少許成本,最終成本為17.48元,而最終清倉的平均價格為106.56元(約6.1倍),此時市值提升至640萬元。
另外建倉億安科技的同時,為了幫方靜雅,接管了她家剩下的4萬資金,這部分現在也增值為24萬。
清理一下,相當於:
陸道升自己投入10萬元,分得213.33萬元,獲利203.33萬元。
舅舅張瑞安投入15萬元,分得320萬元,獲利305萬元,按照獲利平分的方案,最終應分得15+305/2=167.5萬,陸道升分得152.5萬。
左文杏同理張瑞安,本金5萬,分得106.67萬,獲利101.67萬元,最終應分得5+101.67/2=55.83萬元,陸道升分得50.84萬元。
方靜雅從億安科技開始投資,本金4萬,分得24萬,獲利20萬,最終應分得4+20/2=14萬,陸道升分得10萬。
匯總除去零頭,這次投資,最終每個人回收的資金為:陸道升416萬,張瑞安168萬,左文杏56萬,方靜雅14萬。
在家裡把賣完股的賬算好,陸道升長舒了一口氣兒,把草稿紙摺好揣進兜裡。
下面就是享受勝利的時刻了,前世從沒賺錢賺這麼高效過的陸道升做不到風輕雲淡,說白了,就是抑制不住地嘚瑟了起來。
先是和父母交代了一下情況。
父親陸建國聽完沒說話,實在是衝擊力大了些,需要消化。
別人家小孩還得幾年才能慢慢地獨立起來,工作後錢越賺越多,當父親的才會慢慢意識到自己賺錢養家遮風擋雨的責任可以漸漸卸下了。可自己兒子這才多大?一口氣賺了自己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這個落差真需要點時間消化。
當然,陸建國小小失落是有,更多的還是吃驚、高興、欣慰、自豪和放鬆。
兒子這是長大了有本事了,還比自己本事大多了,自然是吃驚、高興、欣慰和自豪。
同時重擔在肩的壓力驟然小了,畢竟平時掙錢養家心裡也是有壓力的,生怕餓著娘倆,這麼多錢擺著,無形中這種壓力感就小了很多。
母親張瑞琴的感覺和父親陸建國類似,但是吃驚還更多些。
因為陸建國是從不接觸股票投資這些事情的,但張瑞琴對陸道升這不到一年不用槓槓賺了二十多倍的驚世駭俗程度有更清晰的認知,本能地就覺得不可思議。
但架不住陸道升信誓旦旦,而且這個第二天去證券營業部一查便知,或者查查銀行卡里的餘額即可,根本沒有什麼撒謊的空間。
一家三口相對而坐,一時都沒了聲音。陸建國和張瑞琴是需要消化消化這震驚的訊息,陸道升就是陪坐著。
過了好一會兒,陸道升覺得也差不多了,開口說道:“爸、媽,你們平日裡也辛苦了,日子過得挺省的,今後對自己好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