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思成突然又忙了起來,泥土化驗,早晚溫差測試,光照監測……,忙的不亦樂呼,竟然把要去找戴貴龍葉金雕等人的事給忘了。事實上,他也並沒忘,雖然人沒去,但電話還是打過的。不過,他得到的回覆竟然三家如出一轍的回覆,正在做更深入的調查和評估。
他知道肯定不是,但是他們都這樣說,範思成一時間也不知說什麼好,除非再找一個投資者來進行競爭。
再找一個投資者,這是範思成一直在做的事,但是一直沒找到感興趣的投資者。
其實不僅他在找別的投資者,招國培和區建強等人也都在幹這個事,強行摘桃子,不如自己找來投資者,這是招國培和區建強商量過後的得出的結果。
經過各種測試和評估,回龍鎮南部有三個村的山地基本上達到種植巴戟,範思成召集三個村的村兩委開會,要求他們馬上摸底有多少農戶願意種神奇的中藥巴戟。具體的種植畝數還沒落實,他可不敢亂籤合同。
不過,李見得可得不及他了,天天逼著他解決加工廠的材料。
範思成和何天賜的關係很不錯,關鍵是,今年收購的肉桂皮、枝、葉,禪城製藥確實吃不完,所以,在他的協調下,何天賜直接賣給李見得三個月所需的“糧草”。
其實範思成不知道,他這樣幹,也是幫了何天賜的忙。因為肉桂葉存放的時間有限,如果時間太久,油含量就會降低,這玩和揮發性是很強的。
五月底,百味山貨公司跟李氏製藥簽了巴戟委長種植合同,六月初,和百味山貨公司簽過合同的農戶已將巴戟種苗種進了地裡。
這次範思成沒讓鎮裡出面跟李氏籤委託合同,一來是因為種植面積並不大,二來他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將這個專案引進,並監督雙方照合同完成各自的職責,而具體的事就交給市場個體去做就行了。當然,他也有點兒私心的,讓百味山貨籤這份合同,是要賺李氏公司的代管費用及技術支援費用,所以,合同簽了之後,範思明帶著村裡另一個年輕人便到李氏設在鄰市的巴戟種植基地學習。
眨眼時間到了六月,夏天來了,炎熱得很,把人熱得懶懶的不想動。
傳了很久的事和奔走了很久的事都沒結果,郭振聲沒調任開發區,應該是上層的各方還有未達成共識的地方。戴貴龍等人合資的龍溪河投資公司還沒成立,不過,事情也不是完全沒進展的,三家公司成立了臨時聯辦點,就投資的各項事宜已和鎮裡談了三次,也取得了不少共識。
招國培和區建強努力下,也沒找到投者,最後招國培只好全力投入到和戴貴龍他們的談判中,為摘桃子做準備。
龍溪橋及北岸三村的所有村道,四月底的時候已全部完厲通車。六月中,龍巢寺的上山便道已修成通車,安達路橋的速度相當的快。
龍巢寺的修繕方已找好,這次範思成完全沒插手,全是招國培一手包辦,至於裡面有沒有什麼貓膩,只有他和區建強才知道了,因為承修方是區建強找的。當然,現在回龍鎮行政班子裡範思成是孤掌難鳴,他想插手也無法插手,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儘快促成龍溪河的旅遊專案,可是,現在投資方似乎並不著急。
對於這個專案,不僅範思成急,招國培也很急,區建強也坐立不安,因為他買了不少地,如果這次還失手的話,老闆那裡及那些將錢交給他投資的人,肯定不會再相信他了。所以,他甚至比誰都要急。投資沒落實,地就沒法轉手,地沒法轉出去,就等於錢壓在那兒。更嚴重的是,他已將一部分地轉成宅基地或工業用地,建設用的地,三年沒動就得回收,日子一天天過,他真的害怕這個專案沒法落成,如果這個投資沒來的話,那他不慘了,其它沒轉功能的地倒沒所謂,不是農地就是山林地,丟在那裡長草都一直是自己的。
但是,那些住宅地和工業用地就麻煩了,如果投資沒來,就轉不出去,轉不出去這些找誰去建房子啊,不建房子三年就得迴歸國家。區建強每每想起那一大片被他改了功能的土地,他就坐臥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