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一路青雲> 221:意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21:意義

還是市府的小食堂,還是沈先進陳美玲和範思成,不同的是,上次是偶遇,這次是沈先進專門請的。不算精美的四菜一湯,本地產的大米飯軟熟香甜,外加一瓶特裝雙蒸。

每個人請客吃飯的地點和菜式都是有特定意義的,有些人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及表達自己的好客,會選擇豪華大酒店,然後點一桌看不過來,吃不了十分一的菜擺在桌上展覽。不過,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自主或不自主的對最熟最親近的人隨便些。也就是說,招待關係真好的人吃飯,菜式不會那麼講究,地點也很隨便,能請到家裡吃飯的人,一定是關係最近的人。到豪華酒店鋪張浪費擺菜展的那些人,只不過是客氣和爭面子罷了。

沈先進請範思成在小食堂吃飯,那是因為已將範思成當成自己的人,有茅臺不喝而喝本省平價雙蒸酒,那是因為他自己喜歡,在自己人面前不用講排場也不用客氣。

“中午不喝酒是規定,但今天有喜事,持許喝一杯吧。”沈先進親自倒了三杯酒說,“陳主任,我們一起恭喜思成。”

“謝謝領導,其實也不算什麼大喜事,而且,這喜事也不是我一個人的,是回龍鎮全體領導幹部的,也是市裡領導幹部的。”這種官話,放在一年前,範思成是肯定說不出來的。

“思成,你也不用過於謙虛,我在回龍鎮呆過,那兒是什麼情況我很清楚,你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取得那麼大的成績,這不僅僅值得祝賀,還應該受到嘉獎的,領導你說是不是?”陳美玲看著沈先進說。

“嗯,是應該獎勵,有錯要罰有功要獎,這才是良好的激勵機制。陳主任,我有一個想法,我們是不是制訂一套激勵鄉鎮幹部的機制呢?比如設一個優秀鄉鎮幹部評選怎樣?其實,很多具體工作都是鄉鎮幹部完成的,一個縣市,市裡的領導幹部再好,如果沒有鄉鎮幹部的辛勤付出,這個市想發展恐怕是很難的。所以,我們除了精神上對他們的工作進行肯定之外,應該還要從物質上對他們進行獎勵。”

“領導這個想法太好了,對於鄉鎮幹部,我們的激勵太少了。優秀幹部獎與傑出青年獎相互輝映,正好覆蓋所有年齡段。具體的辦法,回頭我讓人設計一下給您彙報吧。”陳美玲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這可是最輕鬆出成績的任務。

“嗯,一定要搞得有聲有色,獎勵不僅僅是獎金,獲獎者還應該獲得相應的榮譽,你和政策研究室的人研究一下,看能不能和職稱、行政級別這方面掛鉤。”沈先進說。

“好,我會從各方面考慮,務求讓這個獎成為所有鄉鎮幹部奮頭的目標。”陳美齡覺得,獎金還真不是最激勵的,如果真的與職稱行政級別掛鉤,那才是最激勵人的。

“好好,範思成,努力啊,我非常看好你,希望你能成為首屆優秀鄉鎮幹部第一名。”沈先進對範思成說。

“我覺得這個第一名他拿定了,再給他一年時間,就算是城關鎮、大方鎮等強鎮,估計都不敢和他比。領導可能還不知道吧,這小子還有一個專案沒跟您彙報。”陳美玲笑說。

“還有一個專案沒彙報?快說我聽聽。”沈先進真的很驚訝,這跳票上來的副鎮長看來真的很能幹啊。

“呵呵,那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專案,不說也罷。”範思成知道陳美玲說的是藤編廠的事。

陳美玲所以不停的在沈先進面前說範思成的成績,當然是為了讓沈先進記住範思成,這也是給範思成爭取上級的支援及資源。領導記住了,以後大凡有什麼要申請的,那不就快速而輕鬆的過了嘛。

“說說,是一個什麼樣的專案。”沈先進笑道。

“我的同學準備在我們鎮上投資搞一個藤編廠,生產一些芒萁芯篾編的工藝品、家居用品。投資不會很大,應該只有百來萬的規模。”範思成覺得這樣的廠子,不值得跟領導一說,所以很不好意思的樣子。

“哦,這種東西我見過,就是那些小籃小筐之類的東西吧,這樣的東西能賣嗎?好像銷量並不廣吧。”沈先進疑惑的道。

“在國內現在肯定不好賣,對於國內的生活水平來說,這些東西並不實用。但是,國外不一樣,國外很好賣,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地區。歐美人有錢嘛,喜歡這種手工的東西。”範思成從包裡掏出那江美鳳給的產品圖冊遞給沈先進說,“生產的就是這些玩兒,材料是山上的,除了變廢為寶之外,可以賺一筆人工錢。”

沈先進聽說產品居然是銷往毆美地區的,一拍桌子大聲罵道:“哎呀,我的範思成同志啊,這是多大的喜事,你怎麼不跟我彙報,你真是該打啊。”

範思成有點迷糊了,百把萬的專案,領導你用得著那麼興奮嗎?

“領導,這只是一個小專案而已……。”範思成說。

“我的鎮長同志,你知道不知道,你這個專案落成了,知道有多大意義嗎?因為你這個專案,不僅僅具有經濟意義,還有重要的政治意義。知不知道,作為一個山區縣級市,我們創匯的能力小得可憐,鄉鎮就更加不用說了,連一個生產通耗商品的工廠都沒有,你這個專案,不僅是本市鄉鎮第一個出口創匯專案,還是本市鄉鎮第一個通耗商品專案,意義非凡啊。陳主任,這個專案要大力宣傳,要作為典型在招商工作會上做報告。”沈先進飛快的又續滿了三人的酒杯,大笑說,“來來,今天是大喜日子,破例多喝一杯慶祝一下。”

範思成真的沒想到,自己偶然整出來的藤編廠,居然是全市第一個鄉鎮出口創匯企業,更沒想到,全市鄉鎮竟然還沒有生產通耗商品的企業。

這一點都不奇怪,龍鄉市的工業本來就非常落後,雖然近年招商引資了不少工廠,但大多是加工廠,而且都在市裡。所謂的五強鎮也是有工廠的,不過都是生產紅磚、水泥、石灰、農機配件、糧食加工等等在本地銷售的產品。生產可以對外流通的消費商品的工廠,一個都沒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