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明泉和譚華權的組織能力不錯,三村合辦的年飯當晚就在回龍大飯店進行,也許因為事關自身利益,三個材委會的所有成員一共二十一人全都到了,連同範思成二十二人將一個大包坐得滿滿的。
範思成雖然是全場最年輕的,但是因為他是現場真正的公職人員,所以他被大家按在首席。作為牽頭人,範明泉說了幾句開場白,便將現場交給他發揮。
範思成站起來端酒說:“菜沒這麼快,我們先喝點酒暖暖身子吧,來,我敬各位長輩一杯。”
敬了眾人三杯,範思成的話轉入了正題:“各位,所以請大家坐到一起吃這頓年飯,是想跟大家說一件大事,事關我們北岸子孫後代幸福的大事。”
“範組長,是不是要開發北岸啊,我聽說龍頭山有金礦呢。”龍尾村的支書江權說。
“也可以說是開發,但是,肯定不是挖金礦。關於龍頭山有金礦龍爪山有烏礦的傳聞我也是聽說過的,不過,我認為即使有,我們也不能挖,只要開了山,咱們北岸的生態就被毀了,特別是龍溪河就被毀了。”範思成很嚴肅的說道。
“範思成,你說嚴重了吧,多少地方都是靠挖礦發財的,現如今這個社會發財才是硬道理。”龍福村委主任魏新明說。
“魏主任,我說的一點都不嚴重,這是事實。等有空了,我們現討論這個問題,今天我找大家來是要說另外一件事。”範思成不想扯開礦的事,如果龍頭山龍爪山開礦,山清水秀的北岸將不復存在,這是他最不願看到的。
龍頭山有金礦,龍爪山有烏礦的事,他也聽說過,他也曾有過這個念頭,但是每次想到清可見底,可以當礦泉水喝的龍溪河將因開礦而變成“黃河”或“黑河”時,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思成,先說今天的正事吧,其它的事等有空了再說。”範明泉提醒。
“各位,發財不定要挖礦的,北岸土地肥沃有山有水,山上和地裡都可以生出錢來。但是,要發財我們得解決一個制約我們發財的問題,什麼問題大家心裡明白,就是交通。正所謂路通財通,要致富先修路,這是無數例項證明過的。對我們三個村子的六千多人來說,修路的關鍵就是建橋。這條龍溪河將會給我們帶來財富,也給我帶來難題。”
“建橋說了很久了,但一直都沒真正的行動,原因只有一個,沒錢。村裡沒錢,鎮裡也沒錢,因為是村道橋,市裡財政是不可能有預算的。但是,現在機會來了,這一次我們一定要將橋和路都修好了。我們兩在有兩個利好機會,一是有老闆要在我們北岸建肉桂加工廠,另一個機會是國家要求村道硬底化。”
說到這裡,範思成停了下來,他沒主持會議經驗,但是聽會經驗是有點兒了的,到重要關頭,領導們都喜歡停下來,這樣可以讓聽會的人集中精神或者讓他們在下面有時間交流一下。
範思成呷了一口酒接著說道:“機會雖然有了,但是,要成事還得我們三個村的人齊努力才有可能成事。因為,雖然村道硬底化國家是有補貼的,但那只是一部份的補貼,就沒這座橋都還是需要村民集資一部份修路資金的。大家不要以為,國家給的錢,就一定會落到頭,不是這個意思哦。先修後補這是宗旨,就是說,路修好了,按標準補貼,如果路沒修,那就是一分錢都不會有……。”
將肉桂廠的事及村道硬底化的事兩件事說過,範思成又說了一下自己構思,包廂裡眾人便開始議論開了。村道硬底化這件事,其實大家都已知道,但是具體怎樣幹大家都還不瞭解的。而肉桂加廠的事,大家還是頭一次聽到的。
第一個說話的還是江權,他提的是一個關鍵問題:“範組長,按照你的說法,三個村要籌集一百萬,平均下來每人就是一百五十了,你覺得收得上來嗎?你要不忘了,有很多家庭一年的現金總收就那麼一點,燈光火著,柴米油鹽和上學的花銷都很緊張,他們去哪裡弄這筆錢?我敢說,龍尾村肯定有過半人不會交這筆錢,他們寧願走龍下橋。”
“江權叔,你提的問我是考慮過的,如果直接每人收一百五十元,不要說別人,就是我家裡也緊張的。到底每人收多少錢才能收得上來,這是我今天請大家來的目的之一。我瞭解了一下各村的情況,我個人認為,如果每人在七八十塊之間,應該是可以收上來的。各位前輩,你們認變呢?”範思成今天這一頓的目的是要找一個集資的大概點,另外一個就是讓大家把這個訊息散出去,這樣大家心裡有了底,年後正式行動的時候就不用再費時間宣傳了。
切身大事,大家討論還是很熱烈的,等飯菜上來的時候,大家基本有了一個共識,就是如果真的要集資,每人在七十元之內好收,如果過了七十,在一百以內,應該會有五分之一的人收不上來,有五分之一的人會很拖拉,如果每人一百五十的話,能收到半數人的錢就不錯了。
“範思成,就算每人集資七十,照你的估算,還有每人八十塊的差額,我們又去哪裡變出?”龍福村的魏新明說。
“魏哥你們剛才討論說,每人集資一百,可能會有兩成的人收不上來,這一點,我認為大家估計得有點高了,別外,這兩成的錢不是收不上來,應該是暫時他們交不上來,大家都是要面子的,我相信他們有錢了會交上來。而且,在徵收的時候,他們也應該不可能一分都不交是不是?我是這樣想的,每人一百,收六七十萬上來,然後餘下的就靠大座的各位了,我們一起去化緣,去乞討。”範思成笑說。
“範組長,這是什麼意思?”江權說。
“我帶了一些資料,大家看看。”範思成給每個村發了一份印著一大堆人名的資料接著說,“這上面的人,都是從我們三個村子出去的,有些人在外地當了大老闆,有些人是打工皇帝,也有在走仕途在外地當官的,另外還有一組人是在本地討生活,但經濟能力也不錯的。我的意思是,我們請他們捐助,雖然他們很多人一年都不會回來一次,但是這他們的家鄉,我不相信,我們上門了他們不表示表示。”
“哎約,我還真不知道,我們三個村竟然有這麼多有錢人啊,範思成,這辦法好,妙,妙。”魏新明拍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