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了江湖,便少不了各種各樣曾經或現在的傳說。
在足球世界裡,那些技藝精湛的球星也如武俠中身懷絕技的高手那般,他們用自己出神入化的雙腳在綠茵場上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奇。
猶如提起乾坤大挪移便想到張無忌、談及降龍十八掌就會聯想到郭靖那樣,在足球江湖裡,那些功夫爐火純青的球員也有著屬於自己的招牌技術動作。
他們或苦心孤詣創造了某項綠茵絕學,他們或將某項本領煉至化境、發揚光大,他們或稱為某種功夫的開山鼻祖,他們或靈光閃現創作出難以復刻的經典畫面……
而無一例外的是,這些技術動作都成為了他們馳騁綠茵場時的招牌,成為了他們難以割離的標籤,讓人觀其技而沉醉於其風韻,讓人瞻彼絕學而想見其人。
如“外星人”羅納爾多的鐘擺式過人、齊內丁·齊達內的馬賽迴旋、羅納爾迪尼的牛尾巴等等。
電梯,是指服務於建築物內若干特定樓層,其橋廂執行在至少兩列垂直於水平面或與鉛垂線傾斜角小於15度的剛性軌道運動的永久運輸裝置。
抱歉,Sorry,跑題了,其實,要說的是電梯——球。
在巴西,曾經有一位把任意球當做點球來踢的球員,他罰出的任意球,弧度詭異,路線飄忽,球在飛行中幾乎沒有任何旋轉,看似直奔看臺而去,卻在即將越過橫樑的瞬間突然下墜撞入球門。
他,就是當年法甲七冠王里昂的中場核心,任意球大師小儒尼尼奧。
“電梯球”的說法被許多球迷熟知就是因為小儒尼尼奧,典型的電梯球就像電梯一般,快速升到六層後迅速降回到一層,在到達拋物線頂點之前球看似很容易撲救,下落時卻突然改變方向和落點。
這位巴西任意球大師也毫不隱諱自己獨門絕技的動作要領——用腳面中前部踢球的正中心部位,再加上腳向上提拉的裡,球旋轉時的壓強差造成球向下運動,罰球質量高時,皮球會極慢地旋轉甚至不會旋轉。
而電梯球的精髓在於,提拉瞬間的力量必須巨大無比,腰部用力明顯,帶動雙臂自然張開。皮球像被一條鞭子瞬間抽打起來,極其類似於排球、羽毛球、標槍中的手部鞭打動作。
2003年,小儒尼尼奧30米外任意球直接攻破拜仁慕尼黑球門,讓金毛獅王奧利弗·卡恩叫苦不迭。
2005年,小儒尼尼奧飄忽不定的電梯球無視人牆,羞辱了皇家馬德里的門神伊戈爾·卡西利亞斯。
200809賽季歐冠淘汰賽,巴塞羅那門將維克托·巴爾德斯也曾被小儒尼尼奧小角度的射門打得暈頭轉向。
據統計,小儒尼尼奧每七次主罰任意球就有一次將球打進球門,其得分效力之高在當時令人驚歎。
效力里昂八年,小儒尼尼奧總計打進了43個直接任意球,距離球門40米的區域都在他的任意球射程之內。
就像發明電梯的美國人伊萊沙·格雷夫斯·奧德斯一樣,電梯球的創始人小儒尼尼奧開創了任意球的一個時代。
小儒尼尼奧之後,足壇湧現出不少電梯球的高手,名氣大的如安德烈斯·皮爾洛、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等。
飛向天空?
對,你沒有看錯,是飛向天空。
這是射門還是射飛機?
看著不斷向上攀升的皮球,每個人的腦海中冒出相同的念頭。
“這高度,這速度,怎麼看都不像電梯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