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潛沒有受到懲罰,而是因救援趙興有功,升任為御馬監掌印太監。與兵部督府共管天下兵馬。
在寢宮,崇禎和周皇后說:“得虧了這次興候有驚無險,要不然,這滿清由誰來敵?”
周後沒有明白崇禎的意思,只是隨口道:“瞧皇上說的。以前建奴不能治,是因為財政疲憊,兵備不能興,所以才被建奴壓迫。但這些年,國庫充盈,內帑豐足,再加上軍事改革已經完成,可謂兵精糧足。即便興候一旦有個生老病死,就以皇上的睿智,憑藉現有的基礎,也一樣能滅了滿清。”
這句話,猶如醍醐灌頂,讓崇禎豁然清醒。
對呀,現在兵精糧足,自己足可以滅了建奴,平行內亂。其實有趙興和沒有趙興已經不足慮了。
既然自己能完成這些事,那麼留著嚴重威脅了自己江山社稷的趙興做什麼?尤其他還是一個穿越人,那危險就更大了。
想到這裡,以往對趙興的依賴倚重之心盡去,又恢復了當初剷除閹黨的自信雄心。
崇禎十四年夏,趙興奉旨回京,一行路過薊州北地山谷,中了滿清殘部的埋伏,趙興和他的護衛三百緹騎全部陣亡。
驚聞噩耗,崇禎舉哀全國,罷朝七日,追封趙興興國公,世襲罔替。
聽聞趙興之死,王承宗曹化淳心灰意冷,面對越來越疏遠的崇禎,王承恩請求去鳳陽守靈。曹化淳請到天啟陵園效忠。
崇禎放行。
逮捕宣大總兵官王大壯等三兄弟,以失職失陷國之棟樑之名,斬於市。
將張之及明升暗降,解除了京營軍權,轉而任命為五軍都督府大都督,其京營由文官陳新甲取代。
派太監李忠監軍東江鎮。李忠到任,首先收了鑄幣廠和鋼鐵廠軍火廠之權,將老人全部踢出,換上了自己代的一群太監,把握住了東江鎮的命脈。
派高起潛監軍盧象升,歷史再回原點。
高起潛竊取兵權,卻逼迫盧象升以寡軍出擊幾十萬流寇,深陷重圍而見死不救,大明失去了國家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