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法皇如此悲憤的樣子,兩位大臣自然只能一起跟他告罪,同時不住寬慰,這才撫平法皇的情緒。
忿恨歸忿恨,既然都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不面對現實是不行的,只能按照之前的定計,在南國找尋強藩來求援。
南國的強藩並不多,能夠稍稍值得信任的就更加少了,左右大臣兩個人仔細地考慮斟酌,尋思到底向哪幾個人求援。
現在離他們最近的、主家和分家各自統治著因幡國鳥取藩和備中國岡山藩大片石領地的池田家,是首先被排除的。池田家的先祖池田輝政是戰國時代的武將,先是為織田信長效力後來歸屬於豐臣秀吉,最後在豐臣秀吉死後投靠了德川家康,並且在關原大戰當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得幕府將軍德川家康的信賴和倚重。
為了籠絡他,德川家康將女兒督姬嫁給了他,而且池田家的後人都與德川家的女兒或者養女通婚,可謂淵源甚深。
除了他本人直系子孫之外,幕府還特意封賞其親族,其弟池田長吉、次子忠繼、三男忠雄統統都被立為藩主,最後統算起來池田家的朱家和各個支系分家總共擁有近百萬石的大領地,因此池田輝政也為世人稱為“西國將軍”或“姬路宰相”。
池田輝政現在已經死去,池田家依舊極得幕府寵信,他們家也是幕府在西國的支柱,雖然這些恩寵未必能夠敵得過被大漢破家滅國的恐懼,但是朝廷不可能去對他們抱有什麼指望。
廣島藩的淺野家,同樣也和幕府淵源極深,先祖淺野長政是豐臣秀吉政權當中的五奉行之一,在豐臣秀吉死後文臣武將們的激烈鬥爭當中,選擇了投靠德川家,並且為德川家奪取日本做出了重要貢獻,於是被德川家重重犒賞,封了安藝國廣島藩四十二萬石的領地。
同時,與池田家一樣,幕府也著意用姻親關係來籠絡淺野家,繼承淺野長政家主之位的兒子淺野長晟,娶的正妻就是德川家康的女兒振姬,且德川振姬生下的嫡子淺野光晟,現在已經在淺野長晟死後繼承了藩主之位淺野光晟說起來還是現任將軍德川家光的親叔叔,雖然年紀比家光還小。
從這一點來看,淺野家同樣也不能夠依靠。
算來算去,在西國的大大名當中,能夠予以一定程度上信任的,只有毛利家了。
毛利輝元與德川家康的紛爭是人盡皆知的事實,而且毛利家被德川家肆意打壓,家族領地大為縮水也是人盡皆知,他們心中不懷有忿恨是不可能的,至少值得試一試。
更何況,在大漢平定了九州島之後,毛利家的領地就是首當其衝,大漢只要想北上,毛利家就必須要作出抉擇了而在大漢的兵鋒下,法皇和左右大臣都相信他們不會打定主意為幕府效死。
可是,就算確定了要先聯絡毛利家,如何聯絡上他們卻又讓君臣犯了難。
毛利家地處本州島的最南端,現在領有周防和長門兩國,雖然領地還算廣大,但是卻被幕府和忠於幕府的大藩給孤立了起來。他們領地的西方和南方是大海,北方的石見國因為有石見銀山所以被幕府收為了天領,屬於幕府的直接管轄區;而他們東面的安藝國,正是淺野家的廣島藩。
德川幕府在奪取了天下之後,為了鞏固統治而煞費苦心,這樣的安排自然也是為了防堵毛利家而進行的精心設計,各地的親藩、譜代以及可以信任的外樣大名,將那些身懷異心的大名們給包圍了起來,不給他們任何發展的空間,然後再用各種政治和經濟手段打壓他們。
如果沒有大漢突然打過來,把這種絕對強勢的平衡打破的話,恐怕一兩百年裡面,毛利家等強藩都沒有機會起來反抗幕府的統治吧。
在這種被隔絕的情況下,究竟怎樣建立兩邊之間的聯絡,並且讓朝廷得到一個安生的地方,實在讓人犯難。
可想而知,為了防備大漢,現在沿途各地都已經緊急戒嚴了,自己這群人一路南行這麼扎眼,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被發現。
“大家一起南行去毛利家的地盤肯定是不行的。”一條兼遐也點了點頭,“姑且不說一路上艱難險阻,若是毛利家懷有二心,不肯為朝廷出力的話,我們落入到他們手中,豈不是羊入虎口?”
“左府大人說的是。”二條康道也頗為認同,“那左府覺得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繼續南行的話,越來越靠近九州前線,沿途各地防備會越來越森嚴,而且人潮越來越稀薄,我們難以掩飾身份所以依我看來,最好現在往西行,借小路去石見國內。石見國山多,雖然是幕府的直領地但是駐兵也不多,只要我們小心隱藏就不會有事”一條兼遐說出了自己一路上的考慮。
在眾人期待的視線下,他繼續說了下去,“到了那裡之後,我們一邊窺測天下時局,一邊想辦法跟毛利家等藩主聯絡,只要能夠說動一二藩主為我們前驅,佈告天下就不是難事了就算一切都不順利,至少我們可以等待大漢軍隊北上,再前去投靠他們,保有餘地。”
他的考慮十分全面,二條康道想了一下,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可以反對的地方。
他點了頭之後,其他人都轉頭看向政仁法皇,等待他作出最後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