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得有道理,其實有人就已經跟我這麼建議了,而且我已經同意了。.”父親點了點頭,“這個德川忠長確實可以利用,不能就讓他輕輕易易地就被哥哥弄死了。只是……我今天突然想起了一些感嘆啊。一家人,親兄弟,要逼迫自己的親弟弟去死……”
彷彿是有些感觸似的,皇上突然長嘆了口氣,“一家人,親兄弟都鬧成這樣,也難怪外人覬覦他們!”
父皇都說到了這裡,太子也自知自己不能再裝傻了。“父皇,日本蠻夷小國,不懂禮義廉恥,所以就會兄弟鬩牆,同室操戈,我家質樸真誠,必不會出現此等惡事!而且兒臣一定會照顧好弟弟們,絕不會讓他們有任何委屈,以至於為外人所利用。”
“想哪裡去了?別那麼慌!我沒有嚇唬你的意思。”太子如此緊張的表現,讓父親禁不住笑了起來,“你說得對,日本是個蠻夷小國,其國也粗陋狹小,但是他們做得好的地方,我們可以收納學習,他們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們也能引以為戒。我只是覺得德川家的這個情況,正好可以讓我們引以為戒。德川家兄弟鬩牆,不能全怪德川家光陰騭殘忍,說起來德川家的上代將軍也有責任。是他對承繼的人選遲遲不決,而且偏愛幼子,激起幼子欺凌兄長之心,所以才鬧得德川家兄弟不和,橫生嫌隙。要是德川秀忠死後家光就動手害死了弟弟,德川秀忠自己也有責任啊……所以,我不許你欺凌弟弟們,但也不會讓他們為難你,以至於坑害了他們也坑害了你。”
“父皇此言,太重了……”太子心裡暗暗鬆了口氣,明白父親對自己並沒有意見,只是藉機提點一下自己而已。
“不重點怎麼能敲動你。”皇上仍舊微微笑著,“你敢說,剛才虎哥兒說自己不想讀書想去當兵,要帶兵打仗當大將,你心裡沒點遲疑?別跟我否認,我看得出來。”
……
太子沒有想到,他剛才的那一瞬間的遲疑,都讓父親看出來了。
沒錯,當親弟弟趙虎說自己要求去學武學,等到長大了要去帶兵打仗,統兵一方的時候,太子確實心裡為微微遲疑了,並且暗地裡希望父皇拒絕掉他的提議。
他害怕弟弟成為自己的威脅。
前明的教訓實在太大了,而且因為正好是前朝,大量的宮中秘檔都流入到了新朝手中。所以前明故事成為了太子的老師們講述國史時的重點講述物件,種種執政失策和秘辛都攤開了對太子來講,以至於讓太子年紀輕輕就已經對前明的掌故瞭解頗深。
即使是天性仁厚的太子,心裡一剎那間也不禁想到了前明成祖朱棣統兵一方,而後藉機靖難奪取了侄子建文帝江山的故事。
當聽到了父皇允准齊王趙虎的請求時,太子的內心深處忍不住揪緊了許多。
前明的藩王造反,也不止燕王靖難一起,漢王、寧王、安化王等等,都曾起兵禍亂過天下。以前明成祖後對藩王約束如此之嚴,尚且還經常有藩王造反,讓藩王領兵又怎麼能夠不成為禍患呢?他十分不理解父親為什麼要如此做。
不過,雖然心有憂慮,但是太子不想去懷疑兄弟,更不想要在父親面前說弟弟的壞話。再說了,現在弟弟們還小,說這種事也為時太早,所以他只把疑慮和不安忍在了心裡,並沒有跟父親透露的打算。
他哪裡知道,父皇冷眼旁觀的時候,居然早已經發現了他竭力掩飾的不安,並且直接說破了。
太子想要否認,但是父皇已經看出來了,而且說了不要否認,所以他也不敢否認,張了張嘴最後什麼也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