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武夫> 第1377章 誰也不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77章 誰也不信 (1 / 2)

 看著張盤發愣,陳繼盛語重心長的說道:“老張h咱們現在不是吃朱家的糧餉,是求趙家的富貴,你還總放不下從前那些事,這樣要招禍,搞不好還要連累你下面弟兄們,何苦來。”

張盤有些楞,也有些尷尬,不過卻沒有反駁,陳繼盛沒有多說,只是轉向歡呼雀躍的戰場,開口說道:“這些腦袋要送到關內去,旗幟兵器什麼的都要陳列,搞不好還能請到兵部的人過來校驗首級,到時候天下人都知道徐州趙家軍有這樣的大勝,天下人心就要大變了……”

天啟四年的秋天很平靜,禍亂天下的梟雄趙進拿到山東和南直隸江北之後,居然信守承諾,沒有繼續出兵侵略。

按照大明的慣例,儘管新君登基,可明年才是崇禎元年,這一年依舊是天啟年號,新君勵精圖治,先是罷黜了禍亂朝政的閹黨,將罪魁禍首魏忠賢治罪,士林清流人心大快,都覺得中興有望。

不過“人心大快”只是出現在文章中,即便是清流自己,也覺得不是那麼理直氣壯的說出口。

就在這種情況下,幾艘大船在天津海港那邊靠岸了,當這些大船出現的時候,天津附近的大明官軍極為緊張,主事的武將一邊對下面封鎖訊息,一邊派人去京城告急,一邊則是派家人整理財物準備逃跑,還有人直接去雲山行那邊聯絡,說自己原本就心向大義,願意順應天命云云。

沒什麼人覺得能攔住對方登岸,如今天津海港和運河泊位那邊已經不能駐軍,想要趕過去都要時間,等那天殺的徐州兵馬布陣,誰還能打的開。

算算也該是奪取天下的時候了,那趙家軍當時就已經炮轟城牆,之所以沒有立刻奪城,是因為準備不足,現在估計是萬事俱備,準備動手。

訊息快馬傳到京城,眾正盈朝的中樞大佬們立刻開始議論遷都的事情,到現在選擇越來越明確,一是陝西,靠著陝西邊軍和那邊相對封閉的地形抵抗,一是武昌,那邊是長江上游,數省通衢的富饒核心,也可以有一番作為。

若是從前,誰在朝堂上說出這個提議,只怕當場就要被眾人圍毆致死,可現在大家說出這番話來很是輕鬆坦然,局面如此,從前也不是沒有人說過,何必硬頂呢!

另有更深一層的考量,在從前,暗地裡其實有些潛流,很多人不想遷都並不是大明真的要不割地,不議和,不遷都,而是想把這都城,還有都城內的天子賣個好價錢,新舊鼎革,自家投靠新朝還是做官,想要維持榮華富貴不變,或者要撈取更大的好處,那就要用天子來換了。

不過後面的發展卻出乎大夥意料,他們看出來了,趙進的新朝和史書上所記載的完全不同,在他的體系裡可沒有士人們的位置,按照山東那邊傳來的訊息,孔孟這等聖人後裔也沒有什麼特權和優待。

按說這樣不敬聖賢,斯文掃地的勢力本該一盤散沙,不足為患,可這趙家軍又是難得的嚴整森然,一切都有體系和規矩,讓讀透了聖賢書計程車人們完全看不懂,也覺得自己根本沒辦法去適應。

這就讓士人們毛骨悚然了,沒有自己的位置,沒有自己的立身之地,偏偏這個看起來還能成事,那將來自己怎麼辦。

帶著大禮賣身投靠換不來合適的價錢,那麼就只有走招安這一條路了,儘可能的抵抗下去,儘可能的去打,到時候被招安談條件,這才有個安身立命的合適位置。

就在這慌亂的時候,崇禎皇帝已經在朝堂上說出玉石俱焚這種誰也不願意聽的詞了,天津那邊的訊息又是來到。

那大船上裝運的居然都是人頭,幾千顆人頭,卸下船運到天津通往京師的官道邊上,這邊是天津城西有幾處寬闊平坦的空場,徐州人大費周章的建起圍欄,在裡面用人頭堆疊起了京觀。

隨著人頭進行展示的還有旗號、衣甲和兵器,都是建州女真金國的兵馬,據說被渡海登陸的趙家軍在兩場戰鬥中圍殲的。

這看著很血腥恐怖的陳設任人參觀,甚至還花錢請了幾位致仕在家的兵部官員吏員過來驗看,這些年官軍殺良冒功的事情實在太多,兵部這邊沒可能裝瞎子看不見,每顆腦袋都給賞賜和前程,所以也有一套考核的法子。

如果事先沒什麼關節走通,那麼就要認真檢查,蒙古和女真人的髮式和漢人不同,因為飲食習慣導致牙也有所不同,相貌上也有些許差異,細心可以點檢的很清楚,比如說女真人因為常年是金錢鼠尾的髮式,頭髮和後腦處和漢人的差異極大。

儘管兵部裡面明著罵聲如潮,暗裡羨慕無比,甚至還有人偷偷出城去毛遂自薦的,可大家心裡都覺得荒唐,有明一代,自從成祖朱棣之後,除了對內平亂,對蒙古和各路北地異族就沒有斬首過千的時候,幾百個腦袋都可以封侯了,你這邊想要做假也要做的像些,一下子拿出近萬首級來,誰能相信,不過大夥覺得這樣其實也不差,大不了幫著做假,這也是好大一份人情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