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武夫> 第六百一十九章 清江浦也姓趙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一十九章 清江浦也姓趙了 (2 / 2)

淮安府山陽縣班頭孟某,忠心用事,率本縣捕快數十,義勇民壯二百餘,潛行急進,大破海上巨寇牛二牛三一夥,斬二百餘,抓捕重犯百餘,並查獲本地銷贓窩點兩處,誅殺賊人百餘,立有大功

到了現在,什麼後患隱憂都是煙消雲散,再也不用擔心牛家的報復,牛二,牛三的腦袋都實實在在擺在那裡,清江浦這邊頗有幾個犯了案子的亡命都去投奔牛家那邊,這次不是在俘虜裡,就是在人頭裡。

前面後面加起來,多少重犯授,這功勞運作得當,足可以⊥知府和知縣以及大小官員升官財,而且不用擔心後患了。

衙門裡的人做事也很痛快,本來好酒好肉伺候著的劉班頭,在安東縣的訊息傳到之後,就立刻帶上了鐐銬,關到了重犯聚集的牢房,等人頭俘虜到了清江浦,劉班頭就於脆利索的”暴斃”獄中,大家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劉班頭的家抄了。

抄家所得劃出六成給趙字營做犒勞,三成給孟分潤,一成大夥辛苦,然後自孟做總捕頭那一刻起到現在,所有的常例和分潤都送到了孟家中。

收錄重犯性命,押送人頭的一應苦差事,被府衙和縣衙的捕快全部接了下來,而且賭咒誓,絕不會在其中做什麼手腳。

不把劉班頭滅口,天知道孟小哥會查出什麼來,不送錢表忠心,那夥徐州人會借這個機會把大家全洗了,老實點吧,清江浦的風向已經徹底變了,以後這邊就是趙進一個人說得算,板上釘釘,不會有任何反覆了。

其實到現在,這個總捕頭是不是被架空,已經不重要了,孟手裡有人可以使喚,也不缺銀錢,想做什麼都是隨

孟總捕頭沒讓趙進和清江浦百姓們失望,果然是滿腔正氣,清江浦地面上治安大好,各路小賊被一掃而空,地痞混混也都改惡從善,真正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為這個,清江浦的豪商們特意做了一塊金匾,這塊匾額兩尺見方,上面請名家題字,內容倒是老套,依舊是“護衛一方”,但送匾額的時候敲鑼打鼓,聲勢做的極大,城內和清江浦的主要街道都走了一圈,送匾額的人裡,夠份量的商人都親自前來,地方士紳能來的也都來了,還有官府幾個文吏差役頭目,也都參加,他們這些人都是走在前面的,清江浦本地大小商人,各個勢力的頭目,佛寺道觀的方丈主持之流也都來到,就這麼聲勢浩大的,把這塊金匾額送到了雲山武館這邊……

保境安民,肅清地方的事情的確是總捕頭孟做的,可大家都知道沒有趙進,孟什麼也做不成,牛勝傑這等大害,牛二牛三這等海盜,如果不是趙字營出手,憑著官府做就是個笑話。

而且這件事做完,也證明了一點,那就是趙字營對清江浦,趙進對清江浦的掌控,已經沒什麼人可撼動,大家心服口服。

不僅因為徐州人的強橫武力,還因為清江浦上上下下都自內心的相信,趙進和趙字營的存在,的確能護住清江浦的平安和繁華,他們能主持公道,能擋住盜賊禍害,而且還能領著大家一起財。

這塊金匾與其說是褒獎,倒不如說是一顆大印,證明趙字營在清江浦權力的大印。

當日有人曾說“徐州變趙州”,這次送匾之後,府衙和縣衙的文吏聚會,也有人感慨說道:“如今清江浦姓趙了

清江大市還在營造之中,不過有些部分已經使用了,在趙進倡議下,清江浦商會出錢出人每日在運河碼頭上敲鑼吆喝,告訴來往客商清江大市那邊貨物多,價格公道,可以從容比較挑選,在那裡買賣更方便。

事實的確如此,更多的買家和賣家匯聚在一處,非但沒有彼此壓價坑害,反而給了對方更多挑選的空間和餘地,生意火爆的很,的確賣不出高價,可做成更多筆生意,賺的淨利大大增加,甚至還可以彼此調貨支援,不會有什麼臨時不湊手生意做不成的尷尬事。

本地人如此驚喜,外面來的客商也是興奮無比,不論南來北往的,看到這清江大市,就好像看到一座金山,裡面各色貨物可供挑選,也可以來販賣各種貨物,在這裡幾乎不用擔心買不到賣不出。

而且還有云山行這等公道的商家,收取不多的費用就可以代賣,不用擔心貨款結算不了等難處。

和別處又有不同的是,別處要擔心騙子設局,擔心地痞混混勒索,擔心身上的錢財被賊人盯上,在這裡什麼都不用怕,大市裡于于淨淨,只有做生意和閒逛的。

感謝“暮鳴,使用者笑得很蒼白,元亨利貞、夜影”四位新老朋友的打賞,感謝大家踴躍的月票,雙倍期間,請大家繼續投,更新恢復了,第二更正在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