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武夫> 第四百九十九章 和氣方能生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九十九章 和氣方能生財 (2 / 2)

說到這個,大家都是安靜了不少。有人笑著說道:“那聖姑高高在上的,咱們還是說買人的事情,你們說咱們這邊買了,路上用了,然後去南邊賣掉怎麼樣,能玩還能賺一筆”

“急什麼,在這船上小心被上面拿了問罪,看這年景再等等,到時候都不用買,管飯就有。”

大家嘿嘿的邪笑起來,也不知道誰不合群的嘆了口氣說道:“人命這麼賤,不值一文錢了,到時候,只怕買都沒人去買。”

和山東相比,南直隸的情況就要好很多,除了鳳陽那種奇怪地方之外,其他各處都不用擔心什麼旱災,黃河、長江、淮水和條條江河都過境這邊。

以往的徐州也偶爾鬧旱災,但現在卻不用擔心了,收容的大批流民用近乎免費的勞力疏浚河道溝渠,讓田地的灌溉有了保證,那些莊頭和老把式之類的都在說今年肯定會有好收成。

如惠和周學智這邊已經在削減購買糧食的數量,駱馬湖那邊依舊可以漕糧換酒,不過要用更多的糧食才能換到酒,最好是支付銀錢。

招募來的大批流民並不僅僅只是耗費糧食,這大批的免費勞力就讓趙字營相關方便了很多。

比如說流民裡面不少手藝人,木匠磚瓦匠這樣常見的更多,修建鹽市的時候就用的上了。

磚瓦房屋不能一蹴而就,在徐州左近,木頭和竹子卻是不缺,木屋和竹子搭建的倉庫大棚什麼的都是迅速被建立起來,揚州的鹽商們急忙開始安置,實在是耽誤不起,耽誤一天就少做一天的生意。

並不需要趙進這邊去通知河南、山東以及鳳陽府的買家,鹽商們早就把訊息傳遞到了那邊,他們寧可先一文錢不賺,讓那邊的買家買趙進扣下的鹽貨,儘管錢全歸趙進,可他們寧可如此,用這個手段先把原來的買家穩住,不要讓別處搶佔了去。

馮家的鹽貨終於可以過境徐州,只不過這次也是奔著鹽市來的,一次幾十輛大車,還有水路上的船隻,規模手面都把其他人震撼了下。

剛剛組建出來的巡鹽隊忙了沒有多久,又是清閒了下來,不過這不代表他們沒有事做,徐州畢竟是陸路樞紐,還是有鹽梟鹽販不想經過鹽市,想要偷偷摸摸的過境販運,還有那已經在鹽市裡設點經營的鹽商,也不想放棄這暗地裡的私鹽勾當,對這些,查到就是罰沒,沒有任何話可講。

可敢於冒險的人畢竟不多,巡鹽隊有一部分將會用作接送鹽商,賣鹽的進入徐州地界,賣鹽的要從徐州地界出去,這都要有人盯著,畢竟這鹽貨是見不得王法的私貨,不管是查緝還是黑吃黑,得手後都沒有辦法追究,有人護送,固然是多出一筆錢,可安全就有了保證。

除此之外,這支巡鹽隊伍還接受淮安府境內徐州人的常例,那邊一旦有事,這支巡鹽隊伍就會以查禁私鹽的名義過去,巧妙的是,當年徐州衛設立巡河、巡鹽、巡盜三支隊伍,巡查追緝的範圍包括淮安府,即便是大隊人馬過境,官面上也有個遮掩的理由。

這支巡鹽的馬隊裡平時都是徐州衛的軍戶,徐州各處騎馬的江湖人物,一旦有事,趙字營的馬隊就會加入其中,任誰也看不出來毛病。

準備在鹽市上做生意的鹽商和各路人等,早早的把訊息放了出去,河南、山東、鳳陽府各處的買家得了信之後都趕過來,儘管什麼庫房店面什麼的還不完備,可生意已經先做上了。

何家莊外的大車店,現在已經叫做趙家客棧,住店的價錢已經翻了三倍,即便如此,仍舊是一房難求,南直隸的鹽商,其他各處趕來的豪客,把夠體面的地方都住滿了。

這些人來到不僅僅是買鹽,他們看到何家莊的集市上各處彙集而來的貨物和特產,看到其中有利可圖,自然要順帶著進貨,還會想到把自家那邊的貨物拿過來販賣,是不是也要在這集市上租賃店面。

徐州衛幾位指揮都已經笑得合不攏嘴,徐州衛產出的各種貨物銷路都是大增,銀錢自然也是滾滾而來。

在五月間,趙進這點石成金的名頭甚至還蓋過了趙字營的威名。

有人注意到,有人沒有注意到,這鹽市開始興旺的時候,正好是馮家派人來求和的時候。

所謂的江北第一家和人低頭,自然不會到處宣揚,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就算他想隱瞞,連替他家出面求和的人都不會隱瞞,這訊息傳開,大家的心思都安定了。

趙字營強橫,江北第一家的馮家也是威風了幾十年,如果這兩家撕破臉火併廝殺,誰還敢來做生意,誰不怕被殃及池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