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最後的邊境> 第七章 第二次星際大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第二次星際大戰 (1 / 2)

進入了星際大航海時期的埃文諾人迅速組建出整個宇宙中最早的星際艦隊,並在埃文諾首星所在的恆星系建立起堅固的環恆星系防禦圈。但埃文諾人不僅僅滿足於此,深埋在骨子裡的冒險精神促使著他們去征服更遠的星系。

隨著冬眠技術和蟲洞開啟技術的取得矚目的成果後,埃文諾高層開始兩種不同的系外探險工作。其一由科學家為主,透過冬眠技術緩慢向最近的恆星系駛去,這一種方法雖然安全,卻耗時耗力。其二由富有經驗的探險家帶頭,率領一支船隊進入蟲洞,但只有很少的船隊再透過蟲洞後依然能和總部取得聯絡,更有甚者從蟲洞返回後,整個船隊的人都陷入一種痴狂的狀態。生物學家們將這些倖存者的大腦開啟,眼前的景象令他們面面相覷,這些人的大腦已經完全成了一種漿糊,但各種低階神經卻處於嚴重的亢奮狀態。

巨大的損失令人咋舌,埃文諾高層不得不暫時中止對蟲洞的探索,可單純的靠基本航行來探索外界實在是太慢,很多年輕人到老都沒再見到自己的父母回來,甚至連一點親人的訊息都沒有。

這種效率低下的方法在埃文諾文明進入星際大航海的一個世紀後終於得到改善,因為一直卡在瓶頸的計算機技術終於得到了突破。隨著1000個qubit的量子計算機問世,埃文諾人發現了生物意識的形成過程。透過將意識技術和計算機晶片結合,一種全新的生命問世了,埃文諾人則將其命名為微腦。微腦高度發達的運算速度使得埃文諾人的空間航行安全性達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高度。

當然,微腦和以往計算機最大的不同之處並不是運算速度,而是極為發達的情感系統。這種幽默的計算機生命立刻獲得廣大艦隊船員們的一致好評。微腦的存在為他們在冰冷的宇宙航行中新增了一分精神上的溫暖。

藉著微腦問世帶來的信心,以個人名義進行的蟲洞探索計劃再次提上日程。這一次,探險家們沒有再無端失去聯絡,微腦強大的計算能力不管在哪都能精確定位到埃文諾首星的位置。於是乎,一艘艘滿載著建築材料的工業艦進入了探險家們找到的新星系,建造出足夠龐大的星門後,大規模的移民浪潮開始了。

雖然埃文諾人取得了如此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第一次部族大戰遺留下的歷史問題並沒有在時間長河中洗刷殆盡,反而變得越來越尖銳。當初的四個國家在聯合政府議會中形成四派,整日互相攻詰,故意給對方的行動使絆子,導致眾多本應成功的計劃因為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而被迫放棄。由此導致的巨大經濟損失甚至超過了第一次部族大戰。民眾間的民族情緒亦被點燃,內鬥衝突愈演愈烈,甚至連殖民地都開始有向單一民族發展的趨勢,各殖民地的政策與管理只有本民族的議會可以掌控,其他民族的命令一概不理。整個國家的執行力下降到了冰點。

終於,納維克政府率先獨立,納維克的最高領袖在一會上發表了一篇怒斥聯合政府現狀的檄文後,便宣佈對聯合政府開戰!

沙斯摩、英格萊、卡瑟拉也相繼宣佈獨立,同時宣佈進入戰爭狀態。

在這四個國家中,以納維克民族的尚武精神最為濃厚,單兵戰力最為強悍,武器微腦最為先進而聞名。其他三國本來以為納維克人的民族血性早已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但事實卻給了他們一記大大的耳光。

不同於其他國家時而聯合時而反目成仇,納維克政府始終堅持能打就打,獨立自主,絕不多說一句廢話的基本原則,從戰爭開始就從未有一次正經的外交活動,一直是三線作戰,卻打得其他三國叫苦連連。同樣一支整編艦隊,納維克的戰鬥力是其他國家的三倍,以至於戰場上經常出現一支納維克艦隊追著兩倍於己的敵方艦隊滿世界亂跑的奇特景象。三個國家的艦隊連連敗退,納維克甚至一度控制了整個文明最繁華的地區——埃文諾首星!

慘重的傷亡迫使三國又重新坐回談判桌前,這一次他們吸取了教訓,先把利益糾紛擱置在一邊,三國齊心協力先把納維克打趴下再說。

此時的三個國家雖然戰鬥力大不如前,卻依舊擁有著四倍於納維克政府的艦隊和三倍的殖民地,如果指揮得當,還是有一戰之力的。為了穩妥起見,三國組成的聯盟決定暫時不要進攻,即使自己有著數量上的優勢,如果各部隊配合不利,反而容易被各個擊破。所以當前大方略為先以防禦為主,透過防禦既可以減少雙方的傷亡比例,同時也可鍛鍊各艦隊間的協調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在正面主力扛住進攻的同時,聯合政府抽調出三分之一的高速巡洋艦,由眾多富有小隊戰經驗的指揮官統領,深入敵後,破壞納維克的運輸艦隊,監視納維克主力集結點。

起初,節節勝利的納維克並沒有理睬這些巡洋艦組成的蒼蠅小分隊,更不在意三國所謂的聯盟。在他們眼裡,聯盟這種方式執行力低下,非常容易因為內部分贓不均而分道揚鑣,畢竟,他們是第一個宣佈獨立並對當時所謂的聯合政府宣戰的,現在突然讓他們相信聯盟戰鬥力很強簡直是天方夜譚。

和往常一樣,納維克主動進攻聯盟的防禦,可當他們第一天統計戰果時卻發現,以往輕輕鬆鬆取得的戰果如今卻需要耗費大量的傷亡方能獲得。納維克政府以為這是前線將領作戰不利導致,於是接連撤換數十名高階將領,並勒令他們必須在一天之內突破聯軍的第一道防線。

第二天,納維克再次集結主力猛攻聯軍。但令他們感到震驚的是,以往只需要攻破第一道防線,敵軍就會四散而逃,而現在敵軍不僅不逃了,反而防守得更為嚴密,幾個進攻方向都能碰到嚴陣以待的守軍和及時補充回來的防禦設施,勉強突破第一道防線後卻又絕望地發現前面還有數道完好無損的防線。昔日戰損比能達到1:3,現在幾乎已經是對半開,但獲得的戰果卻是少得令人髮指。

隨著戰鬥時間的增長,納維克的攻勢越來越頹靡,這時候,聯軍的高速巡洋艦小分隊開始初露鋒芒。他們不僅在納維克後方暴打護航隊和補給艦隊,有時還能對行星進行軌道轟炸。雖然巡洋艦的薄弱火力無法對行星造成嚴重的傷害,但這種行為就像杜立特空襲一樣,對納維克的民眾和高層心理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也向世界昭告:曾經所向披靡的納維克艦隊已無法再有效保護民眾的安全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