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李二狗處的輕鬆,鐵蛋的一連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鐵蛋以班排為建制,採取逐次交替進行阻擊,他面對的這一路全都是鬼子,他們不似偽軍,攻擊非常猛烈。
阻擊部隊稍一不慎,就會遭到鬼子全方位覆蓋打擊,想撤下來都難,往往傷亡巨大。
他們的任務是減緩鬼子的推進速度,給大部隊有更加充裕的轉移時間,而不是要跟鬼子拼命。
要是傷亡慘重,也有違此戰儘量儲存實力的目的。
可要不下點力氣,這幫小鬼子的推進速度卻蠻快的。
既要纏住鬼子,絆住他們的腳步,要不能讓自己傷亡巨大,這就有難度了。
可鐵蛋也只能全力以赴的應對,一個個山頭高地去防守,卻又不敢死守,鬼子一攻擊,很快就放棄退守。
就跟玩兒似的,你沒來之前我守,你一攻擊我就放棄。
這樣的打法還是挺無賴的,就是要讓鬼子走走停停,無法全力的進行追擊。
一次兩次浪費的時間的確很少,但勝在頻繁,累積起來效果還是不錯的。
鬼子對此也很無奈,這就是山區地形的限制,對於進攻一方太不利了。
只要利用好險要地形,三五人都能把你給堵住,這不像平原地區,大軍可以平推過去,幾個人根本就不頂用。
可是山區不一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兵力再過,同一時間能施展的就那麼幾個人。
靠強攻也不是不可,鬼子一開始也是在猛打猛衝,可是這個傷亡太大,要想以迅雷之勢力擊潰阻擊的八路,讓他們無脫身之機會,往往要傷亡十多人,甚至數十人。
這樣的傷亡,金山正彥顯然是不能接受的,只能做好完全的準備才發起進攻。
可等他們準備充分了,八路已經放棄退守了。
經過數次的試探和攻擊,他們雙方好像達成某種默契,你敢草率的進攻,我就死守,儘快能殺傷。
如果你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等你準備好的時候那麼我就放棄。
面對八路如此無賴的打法,金山正彥是真的無奈,他除了步步緊逼,還真沒有什麼太好辦法。
在金山正彥看來,八路這是要斷尾求生,明顯這是留下小股部隊進行阻擊,主力藉機逃跑。
金山正彥自是不願讓八路如此從容的逃脫,對於好大喜功的他來說,全殲這支八路軍都不算什麼太大的功勞,要是被對方給逃脫了,那就是功勞的事情了,而是一種恥辱。
小小的八路,就這麼點人,在自己的大軍面前,還能輕鬆的逃脫,這不是打他臉還是什麼。
自持力量雄豪的金山正彥,乾脆來了一個兵分兩路,除了留下一部繼續攻擊之外,其他主力繞行西南方向,快速南下。
面對鬼子的動向,鐵蛋也只有乾瞪眼的份,他只有一個連,面對鬼子一個大隊的兵力,最多也只能守下一險要的隘口。
而鬼子的真的不管他們,他同樣沒什麼辦法,想分兵阻擊都不可能,那樣的話,他們就跟鬼子的處境顛倒了。
鬼子只要派小股部隊,扼守山隘就能堵住他們的追擊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