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於張雲飛的好意,錢德明顯然並不太領情,他有著文人的傲氣,上了戰場還需要人保護,這像什麼話。
他可不想被差別對待,也不覺得自己應該有這樣待遇,這並非故作姿態,再說了,八路軍的幹部哪有那麼嬌氣,而且他是來鼓舞士氣的,不是來增加負擔添亂的。
不過他所說的鼓舞士氣和張雲飛理解的鼓舞士氣有點出入。
他的鼓舞士氣,更多是指張雲飛等一干指戰員計程車氣,他認為現在新九團的團長和政委的相處模式很微妙。
在他看來,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認知也不盡相同,張雲飛他們兩人的分歧其實很大,不過因為團長的忍讓和政委的性格偏軟,雙方才沒有發生較為激烈的衝突。
不過他們這樣的相處模式,是不利於新九團健康發展的,就拿這次的反掃蕩。
政委的意見是敵人勢眾,應以避敵為先,而團長卻認為積極迎戰,不宜被動防禦,被敵人步步蠶食。
他們意見完全相左,最終雖以團長意見勝出,可是在戰前會上政委卻一言不發,這樣很不好,也不夠成熟,保留意見可以,是該鼓勁的時候還得要鼓勁,該有的態度要有。
這次政委負責後勤人員和民眾的撤離,這本是再正常不過的分工,可是要是再聯絡他之前的主張和態度,這會讓人產生不必要的聯想,所以他才要留下來,態度的鮮明的表明他們政工部門同樣支援團長決定,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影響。
上級派他到新九團,就是要讓他當團長和政委之間的黏合劑的,所以他是真的為新九團操碎了心。
他自然不希望這兩位優秀幹部因為意見不和漸行漸遠,這很考驗他的政治智慧。
他一介文人,投身軍旅,自有為振興中華而獻身之精神,就算作為基石磚瓦也甘願默默的奉獻自己的一生,乃至生命。
可是俗話說的好,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他自然也有當國之棟樑之心,能當大梁誰又願意當取暖的柴火。
明雖一介文人,也有安邦定國之雄心,所以來新九團工作,也是給予他展現才華的機會。
他也常常暗暗的羨慕張雲飛和趙文洲,對於他們兩人間的分歧也不由的感嘆,還是太年輕了,不知珍惜機會啊。
八路軍是軍隊,就算是政治主官,那也是需要過硬的軍事素養,哪一位政委不是身經百戰?
想成為政治主官,至少也得要一半政治一半軍事,來新九團這樣的一線部隊,他還是希望彌補在軍事上的短板。
雖說他這個歲數了,指望從頭學起有點不現實,想精通也難,但是至少也要得熟悉瞭解吧。
就如他一直強調的那樣,他來新九團是真的想沉下心來工作,因為他不想成為新九團的過客。
張雲飛並不知道錢德明的想法,要是知道了也只會更加的佩服幾分,政工幹部和轉行為軍事幹部,可沒那麼容易,反之卻要容易許多。
就算他的目標只是一線部隊政治主官,也同樣的值得敬佩,而且也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