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甲口這一戰打的是乾淨利落,雖然在最後階段狂攻彈藥消耗有點大,不過他們在西甲口的據點中繳獲了三千多發子彈,
以及一大批手榴彈和鬼子手雷,特別是一整箱擲彈筒專用榴彈。
他們三營擲彈筒不少,可是榴彈不足一直困擾著他們,鬼子的步兵很依賴擲彈筒,往往配備足夠的榴彈,但是榴彈卻很難繳獲。
擲彈筒兵一般都呆在步兵的身後,而且擲彈筒使用頻率很高,鬼子攜帶彈藥大部分都消耗一空,所以戰後繳獲一直都不理想,現在能多繳獲一點是一點。
這就是鬼子炮樓的收穫,幾箱子彈和手榴彈,這還需要速戰速決,戰鬥一旦打的時間長了,基本就被他們禍害光了。
打炮樓的價效比真的很一般,弄不好就會傷亡巨大,還入不敷出虧血本,更極端的就是二營打方家山這種,一個營的兵力,卻拿鬼子的炮樓一點辦法也沒有。
也就是現在,整個四處烽火,鬼子一時間顧不過來,要是是平時,哪裡有時間給他這麼墨跡,鬼子的援軍來的可是非常及時的。
也只有他們這樣偷襲或者詐開鬼子的據點炮樓,才能有點收穫,他們還傢伙了二十餘支七九口徑的步槍和十支三八大蓋,外加捷克式和歪把子各一挺,一具擲彈筒。
他們這一戰算是補足了消耗,還大賺了一筆,看的齊大九這翻白眼,他為啥總是臉都不要,也硬往李二狗身邊湊,還不是因為跟著張二狗身邊,總能撈點好處。
等到西甲口的據點被解決之後,解決了後顧之憂,不怕後路被人截斷。
不過現在他們的難點又落到了方家山,那地方地勢險要,除非用人命去填,要不然的話,還真攻不下。
不打炮樓也可以刨路,可是這種效果確實事倍而功半,累死累活,刨的再多,效果也不大,這個時代對於路面要求很低。
鬼子也沒有多少機動車,更多的運力還是靠牲口,對於路面的要求還真不高,挖的再狠,人家稍微平整一下就能通行。
而且更坑的是,這地方是山路,挖路這種笨辦法都行不通,張雲飛分攤的那個任務至少還有個橋可炸,他這個地方,完全就是山路,整沒辦法。
這也難怪齊大九一個頭兩個大,打吧,估摸著他的二營得死傷大半才能堆死方家山的炮樓,他這任務本身就是個坑。
上級分配任務可沒時間一個個的路段進行詳細的考察,到了他這個具體執行者就是出了紕漏,幸虧把張二狗這個傢伙拉過來,他腦袋好使,這不就被他想到了辦法。
其實張雲飛的辦法很簡單,打不動方家山就打西甲口,打不下點,那就打援軍。
在方家山和西甲口南邊的赤陽鎮據點,這三個據點互為犄角,而且這三個據點統一由赤陽鎮指揮,所以赤陽鎮駐守兵力略微多點。
不過兵力多的也有限,只有三十多鬼子,五十多偽軍,實際上就是鬼子和偽軍小隊部和連部。
以他們這裡的兵力同樣抽調不出兵力救援,他們和西甲口的日偽軍一樣,一直處於觀望中。
鬼子使用的囚籠政策,八路軍一直處於守勢,更多的時候只是打游擊,很少去攻打炮樓。
所以赤陽鎮的指揮官引地良夫少尉,雖然有點擔憂,但是對於炮樓據點的防禦能力還是有信心的。
而一直不斷的槍聲,引地少尉反而放心了下來,八路並沒有能力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