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的,是金華的周潤康周先生,他牽著的,是一頭兩頭烏幼崽。兩頭烏,顧名思義,身體中間是白的,兩頭是烏黑色的。這種豬最適合做金華火腿,當地保護的也非常好,讓我們鼓掌歡迎!”
周潤康是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光頭。他剛開始牽著小豬進入會場,突然蹲了下來,將小豬抱了起來,小豬嗷嗷的叫。眾人皆驚。
周潤康大笑,將小豬抱進了會場。
周潤康抱豬進會場的舉動,被拍成了照片和影片,發到了抖音、微b,上了熱搜,成為今日的名場面。這是後話了。
“走在第三位的女士,李麗珍女士,她牽著的是一頭小黑蘿蔔豬。”
“黑蘿蔔豬,是我國珍貴的微型地方豬種裡最古老品種之一,具有體型矮小、肉質細嫩、基因純合,原生態、無汙染等特點,被列為國家二級珍稀保護畜種。純種的“黑蘿蔔豬”體型矮小,成年豬平均體重為65公斤,且生長緩慢,1518個月才出欄,並具有適應性好、抗病力強等特點。”
“黑蘿蔔豬的中心產區在貴州省丹寨等地,當地苗族同胞千百年來一直餵養和繁育著這個品種,至今還未形成規模化飼養,每家每戶也就只有兩到三頭豬,苗族同胞每逢春節都會宰殺年豬祭祖。”
“‘黑蘿蔔豬’飼養分為自然覓食和人工餵食,人工餵食主要用菜葉、玉米、土豆和野生豬草等,從未新增任何飼料。”
“2011年底,貴州中朗唱片製作有限公司將黔東南特有的“黑蘿蔔豬”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宣傳,點對點營銷,並在廣州、深圳等地推向市場,受到當地市民的廣泛認可,市場零售價為120元一市斤,依然供不應求。”
伴隨著韓舟的解說,李麗珍,一個燙著泡麵頭的、笑容和藹的中年女士,牽著小黑蘿蔔豬走進了會場。她輕輕地將好動的小蘿蔔豬牽到了會場中央,接受記者的拍照。
韓舟繼續道:“第四位上場的,是林玉春先生,和著名的大花白豬。”
林玉春高高瘦瘦的,不苟言笑,牽著一頭大花白豬豬崽,走進了會場。
大花白豬是廣東的特色地方豬種,包括廣東大花白豬、大花烏豬、金利豬、梅花豬、梁村豬、四保豬和泥陂豬,這些豬於1983年起統稱大花白豬。以佛山地區,廣州肇慶地區等為中心產區,分佈於廣東省中部和北部的42個縣、市。
大花白豬能適應高溫多溼的環境。耐粗飼、早熟易肥、沉積脂肪能力強、肉質好、肉味鮮美。
是不可多得的好豬。
韓舟繼續道:“第五位上場的,是鄭維言先生,和他的太湖豬。”
鄭維言是個老頭,個子矮矮的,笑呵呵地牽著小太湖豬走進了會場。
“提到太湖豬,就不得不提到蘇州著名的燜肉面。燜肉選肉的條件非常苛刻,要三精三肥硬肋大精頭,而且只挑選太湖豬與常州洛豬,豬皮細而薄,肥瘦勻稱,其五花肉是製作燜肉的上等原料。做好後,肥肉完全如琥珀蜜蠟的半透明狀,腴而不膩,瘦肉酥爛醇香,滿口鮮汁,非常美味。”
大家歡迎鼓掌。
韓舟繼續道:“第六位,是山西的劉寬人先生,和他的馬身豬。”
“馬身豬,是一個古老的優良畜品種,原產於我國山西。馬身豬具有肉質鮮嫩、味道獨特、板花油率高,半個世紀前一直是山西省老百姓餐桌上的佳餚美食。關於它的美味曾有這樣的描述,樓裡只要有一家炒肉,那麼一整個樓道里都會飄著濃郁的肉香味……這是一種令人嚮往的美味豬肉!”
劉寬人一身休閒裝,牽著馬身豬,快步走進了會場。
韓舟繼續道:“第八位,是湖南的邱一貴先生,和他的湖南桃源黑豬。”
“桃源黑豬,是湖南桃源的特產,肉色呈櫻桃紅色,脂肪呈乳白色,大理石紋豐富,肉質緊密富有彈性;肉湯透明、肉香濃郁。”
只見一個黑衣大胖子,牽著一頭小黑豬,走了上來。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