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人口集中在東南部,經濟中心也在不斷南移。
從前說投資不過山海關。
後來變成了投資不過投資不過胡煥庸線,即“黑河騰衝”線。
再到“投資不過長江,雪峰山”。雪峰山是湖南境內的一座山脈。劃分進一步嚴格。
再退到“投資不過南宋版圖”,也就是江浙滬+嶺南兩廣,福建,和中部的一些地界。
到最後,有人叫囂“投資不過江浙滬”。好傢伙,連嶺南兩廣都不帶了。
剛開始還有一點理性,後面就越發地域主義了。
要說投資不過江浙滬,那麼某地那麼多暴雷……放在北方早被查了,然而……
點到為止。不敢多說。混口飯吃。
又有最近的老馬事件。只能說資本不要太猖狂。自由市場,不等於什麼都不監管。
……
著名的緬甸琥珀雖然原產於緬甸。
但世界上最大的緬甸琥珀集散地,卻是中國的騰衝。
因為來自中國的需求——無論是對琥珀的珠寶屬性的需求,還是對其科研價值屬性的需求,都是最大的。且經濟相對富裕,人口眾多,有大量的購買人口。
而騰衝作為毗鄰克欽邦的我國邊境城市,藉助地理優勢,便理所應當地成為了世界琥珀中心。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珠寶首飾中心還授予了騰衝“中國琥珀之城”的美譽。
騰衝對琥珀的利用由來已久,自古就有“琥珀牌坊玉石橋”的傳說。
唐宋時期便開始使用琥珀器物,在本地發掘出的唐宋時期的火葬罐中,就發現了琥珀陪葬品。
南宋時期的《事林廣記》中曾記載“哀牢縣有琥珀”。哀牢是古國、古縣名,相當於今天怒江以西的部分地界,包括今天的騰衝等地。
20世紀40年代初,由騰衝籍李根源先生聚眾多學者之力編纂而成的《永昌府文徵》中,將緬甸琥珀分為西珀、南珀、蠟珀、紅松脂珀、蜜珀、金珀、物象珀等種類,相當於製作了一套標準,初步獲得了對緬甸琥珀分級的話語權。
到了2005年,騰衝商貿城開設了現代第一家專業琥珀商鋪,標誌著騰衝琥珀產業的再一次復甦。隨後短短10多年的時間,按照騰衝zf“放水養魚”的發展思路,騰衝憑藉靠近緬甸琥珀產地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完成了琥珀產業重新起步、從小到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