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教授的後裔,在昆明城的地攤上變賣祖宗物品。
這不是標準的敗家子麼?
韓舟感到有點奇怪。他狀作不經意地開啟手機藏寶APP,放到地圖到極限,對比位置,發現象徵寶物的淡紅色光點就在面前的地攤上。
準確來說,就是左邊那個鎖上的小皮箱。
韓舟心道:“這麼說,藏寶圖所顯示的寶物,未必一定是無主之物。主人願意變賣的,也會出現在藏寶圖裡。”
韓舟繼續問道:“請問您太爺爺是哪位西南聯大教授,興許我聽說過。”
西南聯大,即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一所頗具傳奇性的學校。
抗日戰爭開始後,為儲存國家的知識精英有生力量,大量高校開始內遷。
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水木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但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當時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
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從1937年8月長沙臨時大學組建開始,到1946年7月31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停止辦學,西南聯大前後共存在了8年零11個月。
“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儲存了抗戰時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養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優秀人才,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進步作出了傑出貢獻。
當時的西南聯大,群英薈萃。
老師。
中外文學系和師範學院,有錢鍾書、朱自清、胡適、沈從文、劉文典、聞一多、王力、唐蘭、陳夢家,朱光潛(美學家)、吳宓等。
歷史學繫有陳寅恪、傅斯年、錢穆、吳晗等。
哲學系有馮友蘭、金嶽霖等。
算學系有楊武之(楊振寧父親)、陳省身、華羅庚等。
物理學系有葉企孫、吳大猷等。
梁思成,林徽因。
……
學生。
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獎獲得者。
兩彈元勳鄧稼先,也從這裡走出。
老師加學生,西南聯大一共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和172位院士。
是真正的群星璀璨。
……
電影《無問西東》,講述了講述了四個不同時代卻同樣出自水木(水木)大學的年輕人的故事。是水木百年的獻禮片。
其中王力轟扮演的沈光耀的故事,就發生在西南聯大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