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永平帝聽到太后的話,微微蹙了下眉。
對於徐府,他如今是十分不喜的。
如果不是徐懷仁出使北蠻不利,哪兒有之前的這些事情?
本來,他很想按照徐老二的那份奏摺,給徐懷仁坐實了那裡通北蠻的罪名,但事情卻是根本不在他的掌控下。
“皇帝,徐府不能倒!”
“非但不能倒,還有,安泰公的爵位承襲,你也得儘快拿個主意!”
“母后,這到底是為什麼?”
永平帝是真的不解,不明白他娘為什麼對徐府這般的與眾不同。
徐府,一門三公啊!
如今他又賜封徐碩為定國公,徐懷義為武成侯,徐元晞為勇武伯。
勳貴第一家的徐府,比之太祖皇帝那會兒,更顯輝煌了。
若是不趁機削弱下徐府的勢力,永平帝還真的挺怕徐府尾大不掉,將來可能威脅到李氏大唐的江山社稷。
“徐氏一族,與我李氏皇族,乃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一門三公的徐府,是太祖皇帝給皇族找的擋箭牌!”
“只要徐府還在,很多事情,皇帝都可以用徐府這把刀去做。”
“你以為徐府老太君為什麼那麼霸道,徐府出去的女兒,憑什麼在各個勳貴府裡興風作浪?”
“這些事情,皇帝你該好好想一想!”
太后如此一說,永平帝就沉默了,真的在思考這些事情。
徐府一門三公,乃是勳貴第一的家族。
徐老太君又透過聯姻,與大唐至少半數以上的勳貴有了聯絡。然而,徐老太君嫁出去的那些徐府的小姐們,一個個都是沒少作妖。偏偏她們各種作妖,徐老太君非但不怪責她們,反倒是堅定地給這些人作後盾。
“母后,您的意思是,徐老太君這是在向皇族表忠心?”
“正是如此!”
太后點了點頭,“徐府老太君用這種方式,讓徐府跟許多勳貴之家結怨,就是在向我們李氏皇族表忠心。”
“多謝母后提點,若不是母后提點,兒臣還真的沒想到這一點!”
永平帝是真的沒想到這一層。
在之前,每每聽到徐府嫁出去的女兒在夫家鬧事,他都當看熱鬧,聽故事,覺得徐老太君委實是蠢得很。
別人結親,都是結的兩姓之好。
可她倒好,結下的親事,往往都是成了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