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言接到文倉健就迅速回家了。
一行人回到家……
理所當然的。
李希言和文倉健就在書法上進行了一番交流和切磋。
兩人都是國學大師,並且主要擅長的都是書法。
文倉健是島國三大文宗之一,同時也是三大書法大師之一,一首行書在島國無人出其右,其作品在島國備受追捧,一個字能賣出上萬美元,如果是其代表作,一個字至少價值十萬美元,是島國價值最高的書法家,沒有之一!
當然,文倉健的作品在華夏遠遠沒有那麼值錢。
而李希言在華夏就沒有文倉健在島國的地位。
華夏雖然這些年國學文化凋零,很久沒有出現新的書法大師了,但是底蘊深厚,老一輩的書法大師就還有好幾位活著。
李希言即便最近成為了新晉書法大師,但是也還沒有獲得業內認可。
文倉健見到李希言很是興奮,沒有休息就直接隨著李希言來到書房內:“師兄,久聞王教授的瘦金體書法,今天就請師兄讓我開開眼界吧。”
周圍,幾位來自島國京都大學的學生都安靜地看著。
李心靜則是輕輕地給爺爺磨墨,也沒有說話,只是時不時地好奇地看一眼站在人群裡的千羽真珠。
以千羽真珠的顏值和氣質,在這群學生當中很是顯眼。
千羽真珠也發現了李心靜老是在關注自己,對著李心靜微微一笑。
李心靜也回以微笑,然後安靜磨墨。
李希言輕輕地將一張紙鋪開,輕聲說道:“瘦金體書法,最是注重意境和精氣神,老頭子我每次專注寫一次,都會很累。當初也是運氣好,專程去魔都拜訪了王教授一次,得到了他的指點。”
“然後恰逢其會領悟了瘦金體書法的真意,回來苦心練習研究兩個多月,終於踏足了新的境界。”
李希言說的很是唏噓。
他沒想到,練了一輩子書法,到老了竟然轉換門庭獲得了成功。
文倉健輕聲說道:“我看過王教授寫書法的影片,已經足以讓我心馳神往了……真沒想到,華夏在這樣快節奏的新時代,竟然能誕生王教授這樣的新一代書法宗師!”
根據文倉健瞭解的華夏曆史,誕生的幾位書法宗師,最年輕的一位都是四百年前,最遠的一位是將近一千五百年前的。
每一位書法宗師誕生的時代,都是華夏古代盛世時期,社會富足的時候,讀書人最多,也最能安心讀書的時代,所以才能誕生開宗立派的書法宗師。
而華夏曆史上的大文豪,則是誕生在兩個極端時代,要麼是安居樂業的盛世,要麼是民不聊生的朝代之末……
當今華夏,相對於古代華夏來說,當然已經算的上是盛世了,但是卻還沒有重回世界之巔……
而且,現在華夏專注於發展經濟,移動資訊時代人心更是浮躁,連學習研究國學的年輕人都沒有幾個,那麼誕生大文豪,大宗師的機率幾乎無限趨近於零。
島國的發展已經趨近於平緩期,沒有大起大落,社會氣氛也比較沉悶,所以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沉下心來研究文化和國學,才能誕生三大文宗……
這也是島國在幾年前,喊出他們是華夏文化繼承者口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