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靈會解散的訊息傳入秦宮,秦宮一片譁然。為此,秦王政正召集著各位大臣討論此事。
“本王當初秘密組織仙靈會,本來是按照先王旨意,殺鬼谷子,毀鬼谷觀,後隨著時局的進展,其目的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那就是統一江湖,為秦統一大業掃清道路。為此,秦宮不知拿出多少金銀,暗中發展仙靈會,集畜力量,想以此為基礎一統江湖,沒想到,多少年來,一直末果。這次由仙靈會牽頭在這白駝山天池土臺召開武林大會,本想在這次武林大會上,仙靈會將會一舉成為武林盟主,統一武林,但卻是事如願違,仙靈會不但沒能坐到武林盟主之位,反而使‘偷雞不成蝕把米’,就連仙靈會的人一個也都沒回來。並且這次武林大會,使我仙靈會為他人作了嫁衣,武林各門派成立了什麼至尊委員會,選出了什麼武林至尊,統一了武林,但這種統一,不是我們所要的統一!這是我自從當上秦國國君以來,我秦宮遭遇到的最大的恥辱,也是從沒有過的失敗,這實在令本王太傷心了!各位愛卿,今天可讓大家直言其事,不管聽到了什麼,或想說什麼,都暢所欲言,不必有任何隱瞞,本王不作任何加罪,不說者,反倒要加罪。”
大臣們聽到秦王如此之說,於是就議論開了,大家紛紛暢所欲言。
“長期以來,仙靈會是一個秘密的組織,我雖是當朝官員,但對其知道甚少。記得大王還敬告我們,對仙靈會的事對外一律保密,不可洩露,這就使得仙靈會越加神秘。近來,只是仙靈會大有公開趨勢,才知仙靈會具體事務是一個叫聶子的人在管理,而仙靈會會長卻不直接管理仙靈會的事務,只是在一個很神秘的地方閉關修煉。仙靈會一直受大王直接領導,我們這些做大臣的從不敢擅自過問。據說這次武林大會原是沿著既定的目標進行,後殺出一個叫公孫恆子的人,攪亂了會場,引起了一些派別與仙靈會對抗,時局發展到後來,竟然引來了海上神仙海仙子,與那幾乎從沒露過面的仙靈會會長鎮坤大打出手,後會長鎮坤敗逃,才落得如些結果。”
“據說那聶子就是先前秦國相國範睢,他每次出現在仙靈會會員面前,都是易容為聶子,這次為救他多年失散的女兒,而被鎮坤誤殺,才露出了真相。”
“我聽說,這個叫公孫恆子的人與所謂的聶子大戰多個回合,後來,又有人將各大掌門從仙靈谷救出,來到會場,除了幾個已歸屬我仙靈會的幫派外,其餘都站到了反對仙靈會的一面,就在這關鍵時刻,那神秘而又在仙靈會會員面前從沒露面的仙靈會會長鎮坤才出現,爾後那海仙子也出現了,雙方口約,不許插手此次武林大會,不料,那鎮坤卻偷襲那公孫恆子,才出現了誤殺聶子這事,總之這次武林大會錯綜複雜,會中風雲時常突變,最後才成就了什麼武林之尊。”
……
大臣們的議論有真有假,難以判定。
“本王也是和各位卿家一樣,只是聽說這些,那鎮坤會長被海仙子打敗後,則無影無蹤,至於他那神秘的修煉地點,連三王也不知曉,至今為止,這會長也沒到本王處說明此事。這麼多年來,我苦心所經營的仙靈會就這麼沒了,我大秦統一江湖的努力都付諸東流,化為烏有了。天下統一勢在必行,本想以江湖統一為先導,以助天下統一,沒想到出現了此等結果。本王一直認為,江湖、武林這都是武人的世界,我們這些在朝為官的大臣不宜管理武人,所以本王也就一直沒將此事交給某位大臣管理,而是全權委託鎮坤,沒想到他總是要閉關長期修煉,就將仙靈會的具體事務交給了聶子,這聶子竟是先前的秦相國範睢,武功這麼高,且會易容,這連本王都不知道。將仙靈會置於保密狀態下行事,除上一些愛卿知道其中原因外,還有另一層原因,那就是中原各武林門派都對秦國都沒有什麼好感,如以公開身份出現統一江湖,其困難可想而知,這一點還請其他不知情的愛卿多加理解。事以至此,不知呂丞相有何高見?”秦王向朝中大臣解釋後,目光轉向他平時稱之為仲父的權臣呂不韋,他並沒參預大臣們的熱議,一直沒言。
“大王,仙靈會的事,老臣從側面也略知一二。既大王問到老臣,老臣不妨直言,如仙靈會是老臣管理,不會出現此等結果!”呂不韋的此話,直指秦王,他簡直不把秦王放在眼裡。
秦王並沒有動怒,他深知當今的仲父呂丞相可不是那趙地商人呂不韋了,他忍了下來道:“以呂丞相之見……”
“我想重整旗鼓,重建仙靈會。仙靈會從什麼地方跌到,就從什麼地方爬起。”呂不韋道。
“好!”秦王大聲讚道。
“李斯你將重建仙靈會的奏摺拿出來,獻給大王。”呂不韋吩咐身旁的李斯道。
“是。”李斯道。
李斯就將那重建仙靈會的奏摺拿出,由秦王身邊的侍從轉遞了上去,李斯道:“請大王過目。”
秦王政看了看奏摺後,停了一會,道:“我看這份計劃,好是好,只是這仙靈會會長的人選,我看還是要空下來,這是因為仙靈會原會長鎮坤並沒死,只是去向不明,如一當歸來,這就有所衝突。”
“大王,鎮坤造成此次武林大會失敗的罪人之一,難道還要此人再任會長,重複往日的錯事?”呂不韋強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