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縣沒有城主,由三大姓家族共同統領。
其中一脈,就是醉酒仙的白氏一族。
白氏一族幾乎都是手藝人,除了染布行當,還有做木匠、瓦匠、金銀珠寶工匠等手藝的匠人,大多有著巧奪天工的高超技藝。
其中的木匠、瓦匠,時常會接一些一般人無法完成的活計兒,去外縣城進行或是精細,或是奢侈的土木工程。
另外一些製造金銀器具和珠寶首飾的匠人,還會幫一些名門貴族定製器物飾品,名聲遠揚。
其中最厲害的佼佼者,就是醉酒仙,南疆聞名的器具製造加工大師。
南疆境內的很多修仙者,在得到一些天材地寶之後,大都會找他來進行加工。因為他加工材料的成功機率為百分之百,絕對不會失敗而浪費掉珍貴的寶物。
醉酒仙是白氏一族的副族長,族長是他爺爺,一個年歲行將就木,但是身體倍棒兒的活寶兒,沒事兒就愛整日裡拎著個鳥籠子到附近的山上,幫他的寵物鳥尋找伴侶。
剩下的時間,他都用來撩騷兒年輕的小姑娘,給自己找個伴侶,常被人罵是為老不尊。
三大族另外一姓為李,一脈族人幾乎都是漁民,依靠留水河打漁為生。
據說族長也是個不著調兒的老頭兒,跑到山上挖野菜吃素修行,將李氏一大家子,全都丟給自己最小的兒子李萬水掌管。
李萬水是陽縣漁民的漁老大,是個面相憨厚老實,但卻是個扮豬吃老虎的狡猾狐狸。
這是醉酒仙對其的印象和形容。
另外一大家族姓王,醉酒仙道王氏一脈十分神秘,做事兒鬼鬼祟祟,他懷疑不是做什麼正經勾當,很有可能是一群“土夫子”。
但王氏一族對外言其等是闞鳳水相面的風水師,時常不在縣城內是因為要常到外地幫人家看風水。
但醉酒仙顯然不相信,道那麼一大家子若都是風水師,早就全都餓死了。
不過最近,王氏一族也不知道抽什麼風,開始與李氏一脈爭搶漁業生意,兩族鬧得十分不痛快。
醉酒仙提醒九方韶雲,一會兒若是在街上看到有人打架,就算把人腦袋打成了豬腦袋也不要管,肯定又是王李兩族掐起來了。
最近,因為王李兩族大小摩擦不斷,整個陽縣被鬧得烏煙瘴氣,雞犬不寧,偏偏這個時候,跳出來一個雜毛臭道士,妖言惑眾,說什麼留水河內新來了河神,要陽縣居民進行祭祀,否則就會降禍。
這種騙錢的手段大家見識多了,自然不肯輕易上當受騙。誰承想,沒過幾天,李氏一族的漁船下河打漁,被水下不明怪物撞翻了漁船,還發生漁民失蹤,下落不明,可能葬身魚腹的事情。
那個叫做麻束浦的道士再次跳出來,言河神發怒,必須得進行祭祀,才能平息河神的憤怒。
一開始的時候,李氏一族自然是不相信這種邪說,覺得漁船翻覆,肯定是王氏一族搞的鬼。
兩族因此,險些動刀動槍的大幹一場。
後來,李氏一族有人查證,這個道士麻束浦出自太倉山,是個名門正派的正經兒道士,並非是那些四處斂財的江湖騙子,與王氏一族也沒有私下勾結,漁船被撞翻也與王氏一族沒有任何關係,這才有人開始相通道士麻束浦所說。
從前漁民每到穀雨的時候,也會祭祀河神龍王,祈求一年風平浪靜,每次出船都能滿載而歸。
但最近數年間,留水河一直風平浪靜,且祭祀活動勞民傷財,因此隨著一年年過去,即使活動漸漸消減,最後甚至直接取締了。
陽縣漁民在聽到道士麻束浦一番言論之後,開始自我反思,覺得是他們失去了敬仰,才會遭遇如此磨難,追悔不已。
於是,受了道士麻束浦忽悠的漁民,跑去漁老大李萬水府上,商議祭祀河神的事宜。
最後經過一番唇槍舌戰的爭論,敲定於個黃道吉日進行祭祀河神,拜請道士麻束浦於留水河岸邊開壇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