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之災,並非一方水土之事兒,若不能消除災患,恐周遭所有城鄉皆要遭殃。
聞聽巫祝覡人所言,城主盧令深深嘆了一口氣,道天目山附近的另外兩個城池,也已經發生瘟疫,但卻並不重視,恐事態會朝不好的方向發展。
副城主盧仁沒好氣的表示,臨城金櫃城的城主金三木,與另外一座臨城長佑城的城主唐德,對瘟疫之災一點兒都不重視,正在爭搶天目山樹木採伐權,以及山下優質田地的所有權,鬧得不可開交,根本不顧城中百姓的死活。
統領於林也憤然出聲,道前不久歸屬金櫃城的天目山山林著火,當時城主金三木正帶著一家老小在外避暑,聽到森林著火也不重視,草草派人去滅火。
那時剛好久旱,天氣燥熱,山火燒了好幾天也未能撲滅,還燒死了不少救火之人。
眼見火勢越發嚴峻,就快要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鳳尾城急忙派城防軍前往幫忙滅火,以防整座山峰都被燒禿了,也防止山火蔓延到山下。
當時金櫃城的城主金三木完全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態度謝絕鳳尾城援助,嘴上說得十分好聽,但其實是擔心鳳尾城趁機從中撈好處。
若不是關乎天目山周邊三座城池的安危,誰會迎著烈火逆行,結果好心被當成驢肝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金櫃城城主金三木,很快發現以一城之力,竟然無法控制火勢,只能厚著臉皮又向周邊兩個城池求救。
鳳尾城不計前嫌,立刻再次派遣城防兵前往協助救火,原本袖手旁觀看熱鬧的長佑城,眼見火勢朝著他們那邊曼延,登時慌了,忙也派人幫忙滅火。
烈火焚燒了數天之久,最後在一場大雨中,山火終於被滅了。
然而,有數十條寶貴的性命,喪生在這場山火當中。
皆因金櫃城城主處理不當,沒能在最開始重視火情。如今瘟疫肆虐,金櫃城城主金三木仍舊未能吸取教訓,不加重視,恐瘟疫已經在城中肆虐,真是苦了百姓。
皇帝無能,百姓遭殃。
攤上金櫃城金三木這樣的城主,城中百姓真是倒了大黴。
一大片百年成材的樹林葬身火海,還搭上那麼多人的性命,真是令人憤慨。
鳳尾城被派去幫助山林滅火的人皆是城中鄉兵,統領於林視他們為自己的子弟,去了幾十人,只回來一半兒,自然是十分痛心又氣憤。
副城主盧仁言,天目山失火之前,曾驚起無數禽鳥,早有徵兆,城中百姓皆言不詳。
山火滅了之後,便突然開始鬧瘟疫,百姓皆傳言此乃天目山山神惱時代澆薄,人心破壞,五情亂雜。故請來南方赤瘟鬼,也就是火之精張元伯,領萬鬼行熱毒之病,末世將臨。
因此,不少百姓在得病初期,並不去醫館醫治,而是運用傳說中的民間療法“三呼其名,其鬼自滅。”
喊三聲瘟鬼的名字,就能醫治好瘟疫,這是哪個蠢貨用腳指頭想出來的餿主意,民間偏方估計都會大聲嚷著拒絕將這種腦殘想法加進去。
不過,這場瘟疫,十有八九可能與天目山失火有關。
山林失火,大量動物葬身火海,屍體於荒山上無人處理,天氣溼熱,滋生病菌,從而導致瘟疫。
瘟疫濫觴待追查,眼下,需先控制住鳳尾城中瘟疫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