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戰國一足輕的野望> 第二三九章 大結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三九章 大結局 (1 / 4)

新書《水世界裡荒島求生》上線了,希望大家可以支援!

小笠原輝長沒有急著進攻山**和山陽道,輝長進駐京都,他決定重新修繕平安京。

平安京寓意“和平與安定之都”,由桓武天皇效仿隋唐長安和洛陽建設。

建築群呈長方形排列,朱雀路為軸,貫通南北,分為東西二京,中間為皇宮,正面是羅生門,宮城之外為皇城,皇城之外為都城。

城內街道呈棋盤形,東西、南北縱橫,佈局整齊劃一,明確劃分皇宮、官府、居民區和商業區,神宮坐落於北方,街道都以直角交會。

京都位於日本本州島中西部,坐落在京都盆地北部,東距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僅5公里,東、西、北三面有丹波山地、比良山地和貴船山地環繞,市區隨京都盆地向南面大阪灣敞開為巨型口袋形狀。

平安京南北長約5.2公里,東西長約4.5公里,面積相當於中國唐代京師唐長安城的五分之一。面積23.4平方公里,人口160多萬。

現在的平安京因為多次的戰火已經衰敗,但輝長要把平安京修起來。

在平安京內,朱雀大路連線大內裡朱雀門和羅城門,東築大宮、西洞院、東洞院和東京極等大路,西修四大宮、道祖、木辻和西京極等大路東西走向的一條、土御門、中御門和二條至九條等各條大路,與朱雀大路垂直相交。

平安京四周為當地人所信仰的賀茂、松尾、稻荷等神社,後又變成皇室和貴族的信仰物件。

不過,因桓武朝的建都和徵夷兩大事業半途而廢,京內有的地方只修整了區劃而來完成羅城等處的建設。

右京(長安)又是池沼星羅棋佈的低窪地帶,呈現一片“人家漸稀,幾近幽墟,人去無回,屋壞不修”的景象。

因此,人家大都集中在左京(洛陽)四條以北的高崗乾燥地帶。

院政時期,又以流經左京極大路東面的鴨川以東白河為中心,建造了很多寺院和離宮,使得東京更加繁榮,因而日本人總喜愛稱京都為“洛陽”、“洛城”、“洛都”。

因此大名們帶兵入京都也叫作“上洛”。

京城形制南北長,東西窄,這一點是異於隋唐長安城的,尤其是平安京,其長寬比例與隋唐洛陽城十分接近;其次,裡坊均呈方形,同於隋唐洛陽城的裡坊形制。

再次,朱雀大街南端兩側各置宗教建築一所,也是模仿洛陽城而建,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平安京。

最後,在裡坊名稱方面,平安京的“銅駝”、“教業”、“宣風”、“淳風”、“安眾”、“陶化”、“豐財”、“毓財”等8個坊名均採自隋唐洛陽城,平安京朝堂院南門的名稱也採自洛陽城,稱為應天門。

這就是平安京大致的模樣了,修復平安京是要顯示自己的實力,家臣們並沒有反對此事,並且踴躍的捐了錢糧作為獻禮。

輝長當即招募了大量工匠前來京都,同時他也以幕府和朝廷的旨意下發了修復平安京的法令。

此時已經行將就木的尼子晴久得知了小笠原輝長要修復平安京的時候也是大為驚訝。

尼子晴久為尼子經久的嫡孫,1537年尼子經久將家督之位讓予尼子晴久。

之後尼子晴久便進攻播磨國來擴大版圖,但是由於敵對的大內義隆對尼子家進行牽制,而且有力的國人毛利元就的離反,致使尼子家大敗。

1541年祖父過世之後,尼子晴久致力於將叛離的國人找回,並且擊退了大內義隆的進攻。

尼子晴久致力於恢復舊有版圖,以出雲、伯耆、美作、隱岐四國為基礎,對周邊地區展開進攻。

1551年大內義隆因為陶晴賢的謀反而自殺後,1552年幕府封尼子晴久為山陰山陽等八國守護。

1554年尼子晴久以新宮黨謀反為由,殺害叔父尼子國久等人。一般都以為這是毛利元就的反間計,但是近來研究也指出這是尼子晴久用肅清自家的作法來強化內部統治。不過尼子家也因此而衰退。

1555年陶晴賢於嚴島敗死後,尼子晴久趁機進攻石見,奪取大森銀山城,但是與毛利元就陷入拉鋸戰;1561年尼子晴久死於月山富田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